病得不清,我们的十大非典型病症

本文专家支持:

张浩音

心融集团(德瑞姆心理机构)前首席运营官

骆新

知名媒体人新闻评论员

或许,看到此文你还有点激动,我好好的怎么就有病了呢?

可事实上,我们确实病了,而且离“病入膏肓”不远了。遵照以下医嘱,先来给自己把把脉吧!

?[资讯强迫症]

张浩音辣评:现代科技让人中毒

微博、邮件、手机,对现代化科技的过分依赖,也让人们像中了毒瘾一样,每天无数次地翻看手机、查看邮箱,生怕错过一个重要电话、一封重要邮件,担心重要的事情没有及时解决。

不论管理者,还是普通人,对资讯的依赖和不安全感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在焦急地呐喊:“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疑病]

张浩音辣评:疑似富人得的病

看准了,是怀疑的疑,而不是癔病的癔。区别在于前者尚在似是而非、似病非病之间,而后者在精神病的医学诊断中,已经可以直接送医了。

患有疑病症状的患者,表医院看医生,总是怀疑自己有病,过分在意和怀疑自己生病了。

也有些人,表现为对于生命和人生安全的莫名惶恐。疑神疑鬼,经常怀疑自己出门会遇车祸,飞机会从天上掉下来,喝水会呛到,吃饭会噎到。

它是源于人们对社会的不安全感,太害怕失去,所以患得患失。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哪类人?小康水平的人,不会担心柴米油盐,有闲钱,钱又不会多到担惊受怕,老婆孩子热炕头。

?[隐私暴露癖]

张浩音辣评:不说出口是要被憋出病的

还记得电影《花样年华》里,梁朝伟最后在吴哥的一片废墟中,对着一个荒芜的树洞,诉说内心隐私吗?

从此,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曾发生过什么故事,他曾牵挂过谁,默念过谁,又欺瞒过谁,伤害过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私秘密,然而,不出口是要憋出病的,我们需要通过诉说疗伤。

于是,网络世界的聊天室、私人博客、微博,这些电子媒介在今天承载着“树洞”功能。

?[超级工作狂]

张浩音辣评:工作狂到了完全没有生活的境地,也是一种病态

这种病态的根源依然可以追溯到缺乏安全感。

因为没有安全感,对能够保住“饭碗”特别焦虑,甚至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于老板的认同感之上。

最近我接触了一个CASE,就是一类办公室“保姆”,所有同事吩咐她做的事情她都会去做,完全不懂SAYNO,更不要说对老板SAYNO了。

?[沟通无能症]

张浩音辣评:在如今的职场,很多80后要么不善沟通,要么根本不沟通

很多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

和老板沟通时,放出的调子比老板还牛,很难摆好自己的位置。而对周围的人际关系也弄不清楚状况,很多人带着情绪沟通,陷入焦灼和无奈。

而这些人在生活中,同样患有社交恐惧症,他们很宅,在现实世界的沟通能力已经退化了。

?[城市冷漠症]

骆新辣评:自由意识大打折扣,是导致冷漠症的根源

这就像鲁迅先生在《药》中对人性的揭示,人们变得麻木不仁,冷漠到去吃“人血馒头”。

社会道德感的建立,是基于相对自由的环境之下。

而在自由相对缺乏的社会里,人们只会考虑到两种诉求,家以下,国以上。

所以在社会现实面前,人性开始变得狭隘,人们只关心家以下的小我世界。

抑或,盲目放大国以上的国家意识,兴冲冲地挑动战事。

这种状态之下,人们的自由意识大打折扣,家以上国以下的社会中间层成了被忽视的空白。

所以让人呈现了两种极端,除了牵扯个人利益、小家之外,甚至邻里之间的事都显得很冷漠,对伸张正义漠不关心。

我们对财富成功过分强化,想当然地以为物质经济程度的提高,会带来精神层面、道德感的提高,实际上这条路未必走得通。

?[暴力情绪]

骆新辣评:仿佛人性的一体两面,人们产生巨大的冷漠,也会产生巨大的暴力,两者紧密相连

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经济的不顺畅,都会让人们处于自我心理防卫的保护中,仇富情绪高涨也造成了生活的病态。

于是,我们看到,在网络上的愤怒情绪难以安抚,在现实中不能释放的话语权,通过这一出口,偏要向世人证明,“我不是无力,我也有话语力量。”

?[成功焦虑症]

骆新辣评:资源稀缺性,是成功焦虑症根源

我做过李阳的访问。李阳确实受到家暴基因的影响,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出现偏见冲突是必然的。

疯狂英语的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偏向暴力的过分成功学。

人们天真地以为这种成功的标本是可以复制的。

然而,究竟何为成功?李阳说,我为大家可以舍得小家,难道成功只是以经济为衡量指标,而不是个人幸福感吗?

资源的稀缺性,让人们患上了成功焦虑症。

还有一些人,诸如凤姐,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追逐的成功是通过出位言行来获得围观,通过极端方式制造







































白癜风能好吗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sybj/1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