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效果较好,成本不高,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和临床效果,已被国内外大量的医疗机构多年诊疗经验所验证。
肿瘤热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有效手段。在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中,热疗与疗、化疗、中医药治疗还能产生有机的互补,可增加治疗的敏感性,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同时又能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和缓解癌疼痛,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绿色疗法”。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中华放射治疗学会热疗委员会协同全国热疗技术水平一医院等全国数十家热疗临床科研基地,共同组建了权威、系统、专业、规范的综合热疗全国协作平台。
医院吴艳环王力平
为探索治疗失去常规治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狭窄,解除食管梗阻,延长患者寿命,我们采用腔内置管,同步进行腔内低剂量率持续放疗腔内射频热疗及局部用药联合治疗手段,治疗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取得明显疗效。
材料
对象:本组56例食管癌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44~87,平均年龄73.36岁,全部病例均为失去手术及外放疗机会或拒绝手术及外放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病变部位:上段4例;中段28例;下段24例。病灶长度:>10cm11例;10~4cm26例;<4cm19例。病理:鳞癌44例;腺癌7例,5例未能病理分型;吞咽困难程度:0级,可进普食无;1级,可进半流食8例;2级,只能进流食37例;不能进食11例。
器材:硅橡胶热放疗四腔单囊管(四腔功用为:中腔通胃,鼻饲饮食用;黄色腔囊,囊内装放射性溶液用;白色腔管通单囊上方,受照局部给药用;电导线通热疗机,加热治疗用;I放射性核素,KJ-微波肿瘤热疗机。硅橡胶热放疗四腔单囊管,热疗机由徐州诺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I放射性核素由中国核动力研究所同位素所提供。
方法
腔内置管:根据病灶长短,选择合适长度的胆囊管,经鼻腔置入四腔单囊管于食管腔,单囊病灶处定位以胃镜测得距离为依据,必要时可用X光透视下单囊管铅标记定位调整,单囊对位病灶后鼻孔处固定,严重狭窄不能直接置入四腔单囊管者,可先行内镜下扩张或放置网状合金支架,再行置管治疗。
腔内低剂量单程放疗:四腔单囊管到位固定后,自黄色管向囊内充填I放射性液体50~60mCi,体积8~20ml连续放置9~10天。置管期间,自中腔管每天定时足量注入自制高营养流质饮食。
腔内热疗放疗置管期间,每三天接通囊管导线于热疗机加热一次,每次加热时间60分钟,加热温度43.5度,10天置管放疗期间,加热4次,放疗结束后,单纯加热2~4次,前后合计加热6~8次,每次加热间隔时间3~4天。
局部给药:腔内连续10天放疗中,自局部给药管定时注入自配药液,每2小时一次,5ml/次。(药液配制:50ml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ml,靡蛋白酶单位,混匀备用)。
结果
近期反应:56例患者近期疗效为吞咽困难症状全部解除,治疗后即可通畅进食,治疗后一个月胃镜或X线吞钡检查,管壁粘膜变平整光滑,狭窄管腔扩大50%~%,患者可足量饮食,因病变梗阻所致的营养不良和衰竭迅速得到纠正,精神明显好转,体重平均增加5~10公斤,8例完全不能进食者治疗后尚能生活自理或从事轻体力劳动。
远期效果:56例患者疗效平均稳定期10个月,平均生存期16个月。2例治疗前疑有食管瘘,4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6例有远端侵犯转移,治疗6~15个月后死于胃癌衰竭。8例重度狭窄患者,6~18个月后,死于癌肿失控恶液质。5例>80岁患者治疗6~18个月后。死于老年病症。余22例治疗后已随6~31个月,8例失访。
并发症:1、置管治疗期间咽喉部部适或疼痛,一般第2、3天疼痛较明显,少量多次由扣咽下局部自配药液疼痛消失或缓解。2、治疗后食道进食轻痛感,发生率约10﹪,均在1月内自行消失。3.治疗半年后放射性瘢痕化狭窄;本组56例患者中出现5例,其中1例狭窄影响进食,行内镜下扩张解除。4、1例晚期重度狭窄,食管扭曲成角,吞钡见食管似折断现象,呈典型穿孔前征象患者,本法治疗2月后死于食管癌动脉瘘大出血。5、56例患者中,未发现1例有明显象变化及其他急慢性放射副反应。
讨论
食管癌性狭窄外科手术置管,适应性窄,手术打击大,并发症和死亡率高。高剂量率后装机腔内放疗,对于晚期食管癌狭窄,;疗效不佳。单纯扩张,激光、高频电凝等,疗效稳定期短,需多次重复治疗,病人痛苦大,易发生穿孔出血等。本组采用微波MHz治疗适应症宽,特别对于病程晚期,重度狭窄,年老体弱以及出现恶液质者均可实施治疗,且有综合治疗优化特点。
囊装I液态放射源腔内低剂量率单程放疗。
其一、剂量分布合理,放射源有效长度5~6cm,根据病变长度选用。液态放射源装入乳胶囊内,形成圆柱体,借助流体压力及弹性,紧贴肿瘤病灶。液囊充盈后直径可达1.5~2.0cm,致使放射源的分布近似面源,避免了放射源直径过小的粘膜受量太高,又避免了为追求大直径施源器而增加管壁擦伤或穿孔的可能。
其二,放射源一次到位后,连续放置10天,癌组织受到腔内低剂量率持续受照辐射效应,放射源周边癌组织累积吸收剂量可达Gy。腔内低剂量率持续放疗在宫颈癌治疗历史上取得很好的疗效,其主要机理是放射生物学的剂量率效应,尽管这一技术已由现代高剂一率后装技术所取代,并在防护、便捷、患者方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并没有明显改变,本文追寻这一疗效机理,建立了食管癌腔内低剂量率持续放疗治疗模式,取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辐射后癌细胞受到的杀伤效应既决定于吸收剂量大小,也取决于受照射时具体细胞所在周期的时相。在小时的辐射期间内,几乎所以增殖状态的癌细胞都有机会在M期及G1期末最敏感时受到辐射攻击,加之持续受照致使亚致死损伤细胞无法修复,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
其三,I放射源,γ射线能量适中,其平均能量为0.MeV,近似是Ir放射源(平均能量0.MeV),且二者HVL相同,在水介质中的衰减率恰好被散射建成所补偿⑹,所以治疗剂量能够达到肿瘤组织的一定深度,而取得较少的临床效果。另外。I液态放射源,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半衰期短,辐射防护容易。腔内加热治疗,热传递及热分布均匀,避免了局部组织过热,囊内加热过程连续测温、控温,保证了治疗时间内温度准确控制在43.5度,优于大多采用的超声、射频体外透热法。根据热疗和放疗联合应用提高疗效的互补作用机理,理论上加热和放射同时应用效果最佳,但实践上难以做到,本组治疗方法上实现了同步放疗、热疗的联合应用,从而达到热放疗二者对肿瘤细胞DNA合成及损伤修复影响的作用相加效果;以及细胞分裂周期中,S期细胞对放射不敏感,但对加温很敏感,GI期细胞对射线很敏感,而对加温不敏感的二者作用互补的效果;
其四、G0期细胞放射损伤后容易修复,疗效可以加热,起到了阻止这些受损细胞的再修复;
其五,对射线不敏感的乏氧细胞,加温促使其坏死。总之,加热、放射同步应用,治疗作用相互取长补短,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硅橡胶四腔单囊管腔内置放式热放疗除上述二者直接作用外,置管及充囊本身对晚期狭窄病灶还有机械扩张和解决饮食作用,再加上放疗期间局部用药,达到局部消炎、止痛、腿肿、活血、增氧、去腐作用,既克服了放疗局部疼痛,又增加辐射和温热的敏感性。单纯扩张及支架置入,因没有对癌细胞的有效杀伤,癌组织会很快再从支架网孔长出挤入腔内⑼。而对于重度狭窄,也只有施以扩张或支撑手段,也可以保证腔内置管放疗实施成功;支架置入合并腔内热放疗,既迅速解除狭窄,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又有效局部癌组织,抑控癌灶生长,另外,腔内近距离大剂量放疗,会因为受照局部的食管上皮的剥落和再生,血管萎缩和伴随着粘膜粘膜下纤维蛋白渗出而形成的局部纤维以及肌层纤维化而导致疤痕狭窄形成,而且肿瘤病灶越大,内照射剂量越高,纤维化及疤痕狭窄也就越严重。所以,对于晚期食管癌狭窄,投照剂量较大,置入支架后投照,可避免治疗后疤痕狭窄发生。腔内置管,放疗、热疗、局部给药有机联合,使治疗适应症增宽,治疗作用相加,治疗效果提高,且治疗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不失为治疗晚期食管狭窄的实用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