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秀情缘医线牵携手共筑健康梦德州第

白癜风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峰论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327542.html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3日讯年7月至今,德州市第六批支医团队的19名医务工作者跨越公里,在秀山持续开展鲁渝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一年来,支医团队从临床科室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病例参与帮助、指导临床救治工作,推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落实,持续开展科教培训当地医疗人才,多次举行下乡义诊活动,优化和改进临床科室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德州支医专家们各施所长、倾其所能,为秀山群众解除病痛,为健康秀山贡献力量,得到了秀山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赓续着东西部医疗协作的“鲁渝情”。服务群众,提升医疗水平。19名队员扎根于秀山县5家医疗机构,专业包括眼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妇产科、感染科、血管介入、麻醉、影像超声等多个方向。队员们工作于临床一线,以落实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化为基础,以攻克疑难病症为目标,共接诊患者余人次,参与及指导手术余例,操作气管镜余例,指导麻醉及辅助检查余例,组织及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余次。工作量的积累保证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医疗队员们倾力相助下,受援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年3月1日,医院呼吸医院医院秦静大夫的协助下,完成了首例“支气管镜下巨大异物取出术”,为医院支气管镜技术带来显著提升。授人以渔,培养临床人才。19名支医队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来到秀山后,队员们以“手把手”教学的态度、“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共带教培养技术骨干50余人,共开展临床示教余次,教学查房余次,教学讲座余次,为本地医疗人才的培养和科室团队的建设提供多方位的协助。队员们将临床心得、诊疗指南、医疗思路、操作技术等丰富的知识传授于当地医疗团队,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经过一年时间,各队员培养专项技术对接人才进步迅速,已能承担大部分日常医疗任务,熟练掌握新技术,形成了一支高水平、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地医疗人才骨干队伍。下乡义诊,建设“家门口的专家号”。为贯彻鲁渝卫生协作政策,深化鲁渝一家亲的精神,让更多的基层百姓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19医院为单位,定期参加“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鲁渝有约·山东支医千村行”等各种形式义诊活动30余次,足迹遍布秀山平凯、里仁等多个城镇、街道、乡村,服务群众约余人。医疗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克服交流障碍,细心问诊,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性诊疗意见,作出健康指导。义诊活动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满足了百姓医疗需求,为百姓提供了方便。持续助力,帮扶初显成效。19名德州支医专家全心付出、无私奉献,切实将医术技能、医疗资源惠及所在单位。“专家效应”吸引了周边湖南、贵州的患者来秀山就医,进一步提升了秀山县的医疗水平。年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之际,多名队员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品格赢得认可,获得“优秀支医专家”、“最美支医者”等荣誉称号;年3月,重庆市卫建委授予德州支医团队“支医工作先进集体”,授予各队员“支医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充分肯定了德州支医团队的工作。鲁渝医疗健康协作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批又一批的德州支医团队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构架起一座座德秀医疗协作的桥梁,持续不断在医疗帮扶和专业技术交流合作上下功夫,全面推动秀山医疗服务提档升级,为秀山县医疗事业的创新发展长久贡献力量。闪电新闻记者周树茂刘佳通讯员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sybj/14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