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药
药在病症调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人体病症的发展超过了自身能够痊愈的范围,并且在通过前面三种调治方法(砭术、针和灸法)都不能有效缓解或是消除症状时,就需要使用到中医调治手段中的第四种方式:动用自身本原的储备或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增加对于病症的调治力度,这就是“药”。
药的种类很多,如果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自然界几乎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拿来当“药”使用的。这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可以这么说:但凡自然界所有的东西,你都可以在人体内找到它的存在。要按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界所有的元素,你都能在人体内发现它的存在!古人把人体称为一个“小宇宙”,就是因为不仅生命的运行符合大宇宙整体运行的规律,而在如此小小的一个生命体中,竟然浓缩了整个宇宙的所有!你不能不因此而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和生命本身的不可思议!
我在《我为什么生病了》这个系列文字里提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不断认识生命本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外部世界的过程。这其中,人类跟各种病痛做斗争的过程,就有机的把二者结合起来,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性,并因此而建立起“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那是人类生命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特别是古代道家修证者在对人体生命本身有了足够的认识后,就把所有能够对身体病症产生作用的各种各样的药物进行了分类,他们把所有的“药”分为“三品九等”,其中,上品三药“神气精”,那是人身所固有的“三宝”;中品三药“丹法咒”,那是属于道医或“巫医”施治的范围;下品三药“芝金草”,就是属于世医施治的范畴了。下面我简略的介绍一下这个药物分类系统。
“草”,指各种草药,后来泛指自然界各种能入药的动植物及矿物质原始药材,它起源于著名的“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后来在人类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药物体系,也就是现代中草药体系的前身。到了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就已经收录了近两千种药物。但是世人却鲜有知晓这个庞大的药物体系其实在整个药物系统中却只是处于最下等的地位罢了。这是因为它们限于自然界五行生克的运行规律,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是药三分毒”的局限性,因而其对于病症的调治本身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及以后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甚至毒性,都是必然而又无法避免的(这点我在下面再详细介绍)。
“金”,指使用一些工具对原始“草”药进行加工后得到的一种药物。它起源于古代道家修证者的“炼丹术”。他们在道家内丹修炼的修证过程中,为了能获得一种辅助修炼的“外丹”,他们就使用一些自然界的药物来进行熬制或烧炼加工,但很多时候他们烧制“外丹”不成,却无意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药物(当然,他们中烧制成功的就获得了位于中品三药之最的“丹”药,下面再具体介绍)。在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之后,他们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药物炼制体系,后来他们就把所有经过加工炼制的这些药物统一归入“金”这个药物体系里面,现代各种“中成药”制品和“西药”制剂都是属于这个药物体系,并且这也是它们的真正起源。
相对于“草”药体系来说,“金”药体系由于经过了一定程序的加工炼制过程,药物的一些本来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金”药体系的药物比之“草”药体系的药物对于病症的调治性要更具针对性,而一些草药中所含有的毒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弱。所以,人类对于“金”药体系的运用,相对于“草”药体系的使用来说,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也正因为其在加工炼制过程中已经改变了药物本来的性质,增加了一些普通人无法认知的新的药效,故而其对于人体病症调治的作用和副作用,是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后才能真正为人所知的,特别是由于现代人普遍失去了“慧观”这种能力,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在一些新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不为人知的毒副作用,要在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能真正被人们认识到。纵观近现代各种中成药和西药的发展史,就完全可以认识到我说的这个局限性。
“芝”,即灵芝,传说中一种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天生灵药,后来泛指一切秉天地灵气所生的各种极其珍贵的药物,如千年老山人参,千年茯苓,甚至万年枸杞,传说中的人参果等。这些药物都是聚天地精华所生,人若有缘得到了,吃了之后小则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大则脱胎换骨,成仙了道!但此种灵药,非有大福分、大机缘之人是万难碰得到的,真正属于那种“可遇不可求”之物。尤其是到了近现代,很多名贵的“芝”类药物更是成了只在传说中才有的东西了。但其实上,这些东西有是肯定还有的,只不过真正有谁得到了也绝对不会拿出来宣扬罢了。
但是,即使贵如“灵芝”一类秉天地灵气所生的珍贵药物,在整个药物体系中也只是属于“下品三药”的范围。这是由于“芝金草”这三种药物都只能是针对病症的“内因”起作用,真正能对病症调治的“本因”起作用的,就必须要靠“中品三药”的“丹法咒”才能达到了。但是由于其不属于世医施治的范畴,且不大容易为普通人所理解,故世人往往将之归入到“巫术”一类,而在道家内部的分类中,是把它归入到道“术”中去的。
“咒”,即咒语,或符咒。在用于治病中则泛指一切利用玄界力量来对病症加以干预或直接施治的方法。在民间一些具有“通灵”功能的法师就具备这种能力,它属于“道术”中最初浅层次的运用。最常见的是施治者会写一道符咒文,把它烧化在水里,然后让患者喝下去。有些功底深厚的法师则可以随处调用天地间一些能量来清除或中和患者身上的一些阴性力量,从而达到病症调治的目的。道医在这方面的运用则要简单的多,他们往往是借助一杯白水,把天地间一些灵气或是自身修炼出的“炁”融入到水中,让患者喝下去,在无形中就起到了“药”的作用,而患者自己却并不知情。
“法”,即法术,法事。它比道“术”又高了一个层次。一般是要由一些修炼有成的大德高僧或一些具有高层次通灵功能的人来进行的。它通过施治者直接跟玄界进行沟通,找出患者身上前世今生的一些致病的业力,然后通过一定形式的法事或消灾仪式,来化解或消除这个根本的致病因素,从而达到对病症的彻底调治。相对于“咒”那种多少还有迹可寻的形式来说(借助一杯水或是一道符),这种“药”则完全是形同虚妄,会被大多数世人讥为“哄神骗鬼”的东西了。但其实却正如佛祖所说的:世人往往都是把本来虚妄的东西认作真实,而本来真真切切存在着的,却要认作梦幻泡影。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可不可的事,如此而已。
“丹”,即丹药,仙丹,传说中仙人炼制的长生不老仙药。据说人若有缘得到了,服食一粒即可脱胎换骨,白日飞升。但是在道门修证中,它其实是由那些内丹修炼有成的“准仙人”通过采集天地间一些极为珍贵的药材炼制而成的一种被称为“外丹”的东西,它只是用来辅助证道的工具而已。丹药有很多种类,各自用途不同。比如叫做“辟谷丹”的,人吃一粒可以三年不饥;“易骨丹”可以让人脱胎换骨;“绝阴丹”则可以让人尽除体内阴气,白日飞升,等等。
但是,仙人传说,究属虚妄!人不懂修身,平生虚耗精气,恨不得把一个身子做几个来用,到头来精枯气竭,疾病缠身,尚不幡然悔悟,忏悔生平以减愆尤,善养精气以保残生,而独思虚无缥缈之仙人度世!按人生平贪嗔痴愚之种种作为,到头来尚不明白种种皆是因果所致,会有哪个佛祖肯来度你,又有哪个仙人肯浪费辛苦炼制的仙丹来给你治病!说起来,还是佛门中一句偈语说的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头!回什么头?原来,当你遍求世间良医不得,当你苦苦寻觅天地仙药不成,当你诚心祷告仙佛救你不应,你就应该“回头”往自身上找找,你才会发现圣人说过一句叫做“人身自有大药”的话,确实是真而又真的至理名言!这就是人体自有的人身三宝,上品三药“神气精”。
“精”,即精液,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即使如毛发,指甲这些附生物上,也都有精液的输布,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在道家修证中,“精”也特指人体中存在的一种精微物质,它分为有形无质的先天元精和有形有质的后天浊精两种,后者是由前者变化而来。先天元精是人体固有的一个先天宝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后天浊精则是由先天元精混合水谷精微形成的人体完成生命延续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详见我另一篇文字《年过而立,当惜精如命》)。
“气”,也分为两种:口鼻及毛孔呼吸之气和人体自有先天真气。很多人认为人体中只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有气存在和运行,但事实上,如同精液在人体的分布一样,气在人体中也是不处不在的。人体中无论是经络,血脉,脏腑,甚至是骨骼内都有气机在一刻不停的运行着。如果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系统,“气”则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系统,正是因为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才推动着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不断进行,一旦气的运行停止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随之终结了。
先天真气这种东西,道门中又称之为“炁”,很多人认为是道家修炼者所独有的,但其实人人体内均有这种物质,是由人体储备的先天元精变化而来,在人体内负责着各个脏腑的运作和自我修复功能,并有一部分幻化滋养着人体的神魂系统。它是人体最终极的有迹可寻的生命活动,也是连接人体有形有质的精血之躯和无形无质的神魂体系的唯一桥梁!故而修真者都以“炼气”入手,并最终以这种真“炁”为桥梁,进入另一个时空(玄界)以探索宇宙大道。
“神”,即神识,元神。后来泛指人体内一切无形无质的神魂系统。它是生命的核心、主宰,也是生命的本质,“道”的化生。按道家《黄庭经》所载,人身“泥丸百节皆有神”、“所存在心自相当”。在道医体系里,“理气”、“治神”一直是最核心,也是最高深的调治方法。但是,在世医体系里,却由于其“无形可依”、“无迹可查”,而一直无从下手。即使是现代所设立的精神病院之类,其所起到的作用,大多都是把病人实施隔离罢了,真正能有效调治精神类疾病的,那是少之又少。
那么,从病症调治的角度来看,又应该要如何使用人体所固有的“神气精”这三宝、即所谓的“上品三药”呢?我在长期的病症调治过程中,结合先辈们在这个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出四句话来加以概括:“慎独寡欲以蓄精,素食颂经以养(移)气,涤虑绝智以培神,断恶修善以积德”。
上述四句话的字义极为清晰明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细细解说,只对第二句“素食颂经以养气”简略说明一下。
众所周知,真修行的人是必须要吃素的。但是,对于到底为什么要吃素,说法却很多。普遍的认为是:吃肉食等于是间接杀生,而杀生乃是修行人之首戒,故而素食也就成了修行人首先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但是在佛道修真界内部,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因为动物的尸体中含有一些阴性体,人把它们的肉吃进去后,这些阴性体也就相应的进入人体,对人体的气场造成破坏,并因而形成一种类似于业力的东西,阻碍人体气脉的运行。当然,这个是必须要修证到一定层次的修行人才能真正感觉到它的作用的,所以也会有一些修行人形成一种“人前吃素,人后吃荤”的现象。而当修证到了一个高层次的时候,修行人还会发现之所以必须要吃素,其实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外,还关系到道家修证中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过因为那个属于道家修证的核心机密了,这里就不便披露。但由此说明,吃素对于人体气机的良性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已经生有某种病症的人来说,通过吃素来减少身体继续摄入一些对身体气场有伤害的肉食,是必须要有的一个举措。颂经,指念诵一些佛道经文,或是其他宗教的一些教旨典籍。这些经文都是圣人所述,长期固定的念诵,都能起到一种静心调气的作用(这方面内容我以后专门写文论述,这里只是提一下)。
综上所述,在“药”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其几乎是天上人间无所不包,远远不只是现在人们所认识的那点“中药西药”而已,而即使穷尽天心人力去外求,又焉知其实“大药”尽在己身,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就正如一个人明明家有万两黄金不知道拿来使用,反而整天在外面钻头觅缝的寻几个小钱来勉强度日,岂不可悲,又复可笑!
在简略介绍完这个完整的药物体系后,接下来大致介绍下关于药物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相生相克性,就结束这个部分的内容了。
去年我在终南山调养期间,咸阳一个平日爱好鼓捣药物的朋友约我到他家里小聚,说他配制了几味新药,要我给他参考一下。但我跟他说我对于药物并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并不能给他什么建议。但对于药物的归经性,倒还可以给他参考参考。我对他说:“你不用告诉我你这个药是哪些药材配制而成的,因为我一不懂药名,二不懂药性,所以你说了也没用,但你只要把你这个药给我尝尝,我就能告诉你这个药是治什么病,或是对哪个脏腑起作用的。”他将信将疑的说:“有这么神奇?那好,我就先拿一种单一的药给你尝尝,看你能不能说出它是治什么的。”他的药是制成粉末状的,他挖了大概指甲盖那么大的一点给我,我吃进去后,大概两分钟就感觉膀胱气有点滞涩不通(膀胱气具体在右肩胛骨旁边大约隔腧的位置),我暗暗分析下:膀胱气属于壬水,安土克水的五行生克原理,既然这种药物对壬水有抑制作用,那么它就应该是对戊土有补益作用,我由此判断:这种药应该是对胃气有调治作用的。他听了后惊奇的说:“我拿给你尝的是白芨,这种药的确是主治脾胃的一种常用药,但是据你说起来,它却是对膀胱经气有抑制作用的,这却是闻所未闻了。”我跟他解释说:“土生金,但土克水,所以但凡对脾土有调治作用的药物,它就一定会对肺金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它对肾水就必然会有抑制甚至是伤害作用,这是自然界五行生克的一个必然规律。无论是在大自然自身的运行中,还是在万物生命的演化中,它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大规律。所有属于这个纬度空间的一切物质,都跳不出这个五行生克的大圈套。也所以修行人才会有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说法。而这个五行生克的规律在药物对人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是药三分毒’的本来真正含义!”
现代人对于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都是从什么“代谢残留物”、或是单纯的从药物对某脏腑造成损害的角度来研究的。但实际上,等到你从患者体内检测到那些残留物或是脏器损坏的时候,那老早就已经为时太晚了,是到了“黄花菜都凉了”的时候了!真正古人口中的“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意思,仅仅只是针对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这个五行生克的作用而已!他们老早就已经知道:任何单一的一种药物,当它对人体某种脏腑的功能有所补益的话,它就一定会对另外一个脏腑的功能产生抑制甚至是伤害作用!所以,当他们在给病人使用药物调治时,他们都是把几种药物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使用。这其中有对病症产生调治作用的主药(君药),也有对主药的毒副作用进行中和或牵制作用的辅药(臣药),此外还有用以激发药性和引导药物归经的药引等。
跟下去他又让我试尝了两种药物,以验证我所说的凭借药物的归经性来判断药性是否真的是那么回事。然后他拿了一种粉末状的药给我,说这是他最近配制的一种药,要我尝尝看药性如何。我尝了点后,突然感觉心脏稍微刺痛了一下,心气为之一窒。我不由说了句:“好霸道的药力!”他连忙问:“怎么?”我说:“前几种药都只是对脏腑气机有影响,这个药竟然直接对脏腑本身起作用了,可见药力是很强劲的。从它对心脏产生如此强烈的作用来看,你这个应该是补肾药,但是药力太霸道了,会对心脏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他惊奇的说:“我这个的确是补肾壮阳药,好几个人吃了后都说补肾效果很好,但也的确有人感觉有点烦躁不安,睡眠不好。”我说:“那正是因为你这个药配比不好,你光考虑到药物对肾水的补益效果,却没有兼顾到它对心火的抑制作用,故而患者吃了你这个药后虽然把肾气补起来了,但是却出现了心神不安这种心气受损的现象。你必须要重新考虑药物的配比问题,否则病人长期吃你这个药的话,会出现治好一种病,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病的情况。”他连连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这就重新考虑药物的配比问题,等配好了后又请你尝尝看,没有问题了又给患者使用。”我跟他说:“不过我建议你,爱好这方面的话研究下是可以的,但是还是不要轻易配药给别人吃,因为你并不是医生!如果是有正规行医资格的医生开给病人的药吃死人了也许还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你配的药病人吃了没问题的话还好,万一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你的麻烦就大了去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不去研究药的原因所在。”他憨笑说:“我也就是弄着玩玩,我也不对外卖药,就是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用用,不过你的提醒我会牢记在心的。”
所以,关于各种药物对于人体各脏腑所产生的调治作用和相对应的毒副作用,其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这里面所牵涉的,远远不是药书上所列出的各种药物的单一药性和古人留下的一些药方那么简单!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病,但是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不可能使用同一个方剂的药量来下药!你得具体分析这个人身上除了这个病以外,他还有哪些潜在的问题存在,需要在药物配比中进行一个怎样的数量分配以平衡其药性;另外那个人虽然也是同样的这种病,但是他却又有什么脏腑的功能是偏盛的,又需要加重哪方面的药量来加以制衡,等等。这就要求医者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辩证思维。虽然世医不可能如同道医那样直接从患者的气机方面考虑用药,但是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和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于一个真正掌握了其实际运用的医生来说,也是足够使用的了。而如果是一个完全不求甚解的蹩脚医生,不问患者实际情况,只是照着一些前人的方子就胡乱给人下药的话,很多时候非但不能对病人的症状有所补益,说不定还要加重病情,可不是救人不成,反成促死之道。其为医者,可不慎哉!
前清著名大医黄元御,据说他刚学医时,拿本《伤寒论》一读就是十年!但是他读了十年也没读出什么名堂来,他就放下不读了,转而去外面游学,三年后转回来又拿起这本书来读,这下突然就读通了!之后他就开始行医,后来著《四圣心源》,成为一代医圣!按普通人的观点,那么一小本《伤寒论》,何至于要读十年还“读不懂”的,背也老早就背的滚瓜乱熟了吧?岂料他这里的“读不懂”,正是他没有参透这个药性和人体相互作用的玄机,而不是说他连那几个方子都搞不明白!但是看看现在的“医者”,都是胡乱学一点医理常识,背几个药方在肚里,说几句高深的专业术语,就像模像样的给人开药“治病”了。有几个能像以前那些大医们有那种“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钻研精神!
说到这里,顺便对时下一种极为错误的观点进行一下驳斥,就是所谓“男人补肾怎么都补不够,女人补肝怎么都补不够”的荒谬说法。
所谓“男人要补肾,女人要补肝”这种说法,是源于男女两性各自的生理特征而言的。因为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有一个固定的发情期进行交配,是一种随时可以进行性交活动的生物,而基于男性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要泄精,这就使得一些贪图享乐的人们总是想要通过某种药物的作用来不断补充损失的肾精。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他所流失的肾精根本就不是可以单纯的使用一些外来的药物补充得回来的(详见我另一篇文字《年过而立,当惜精如命》)。他所服用的一些“壮阳药”,其根本就不是起到什么“补肾”的作用,而只是不断的把储备的先天元精调用出来罢了。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就算说某些确实会对肾水有所补益的药物,它也必然的会对人体的心脏功能产生抑制或是破坏作用!所以,但凡只要是长期服用一些补肾药物的人,他的心脏功能就一定是有问题的,他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或是血液方面的疾病!为什么一些使用“春药”的中老年人在性交活动中会出现“猝死”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些药物中含有大量刺激肾精释放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却对心脏功能会起到严重遏制的作用,对于一些心脏本身就有一定问题的人来说,这种药物突然爆发的作用力当然就足以让心气顿绝!真正正确的补肾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减少性活动,减少甚至杜绝肾精的漏泄,直到其自行补充为止!除非是因为肾脏确实产生了病理变化,或是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病变调治的需要,确实需要补充能量来帮助病症恢复的,才可以考虑使用某些药物来进行“补肾”,如果只是为了淫乐享受而进行盲目补肾的话,永远只能是饮鸩止渴,实为促死之道!
同样的,对于女人来说,由于其每个月固定的“例假”会使身体流失一些血液,这就导致一些肤浅的人们认为必须要加强“补肝”来弥补这种损失。但其实上,女人的“例假”作为女人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身体必然会自行调动一些能量来完成,并自行调整身体的综合状况来加以平衡。你现在想当然的来人为的干预这个正常的生理功能,那不是反而给身体添乱么?而且,根据药物五行生克的规律,但凡是对肝木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其对脾土就一定是有抑制作用的!所以那些长期“补肝”的女人,必然就要出现脾胃功能受损的情况,而脾胃运化功能不好,人就必然会发胖,女人呢又爱美,腰肢一粗了就必然要去减肥,但一减肥呢很多时候又更加重了脾胃功能的弱化和其他脏腑功能的紊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完全把自己折腾成了个“黄脸婆”一样的厌物,却还不知道害她的是那些当初要她“补肝”的人!
所以,现在一些大肆宣扬什么“男人要补肾,女人要补肝”理念的人或商家,实在是一些只图挣钱,不管人死活的家伙。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种灵丹妙药所能起到的作用!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你千万不要想着我要去“补”什么东西!更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什么“无任何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骗人鬼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除非是你亲眼看着从天上飞下来一个神仙给你一颗仙丹,否则这个世界上完全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药物是绝对不存在的!自己身体好好的,就绝对不要拿着去瞎折腾,每天几碗大白米饭,或是几个大白馒头,配上几样新鲜时蔬,那才是真正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白癜风的土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sybj/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