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惧与强制症我对强制症和强制症状的

依照精神病学教科书和诊断标准,强制症是一种以强制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慢性精神障碍。因此,认识强制症,就一定要认识强制症状。

根据我对强制症的视察和对强制症状的辨认,我认为强制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彼此紧密关联的三个方面的症状。它的第一个方面的症状是认知领域的症状,具有触发后两方面症状的作用,故我将之称为“启动”或“初始”症状,是一些自发但却是不自主地闯入意识领域亦即“头脑”中的担心、使人恐惧或极度讨厌的动机、想法或表象等。这些初始症状会致使出现第二个方面的症状——情绪反应症状,即基本类似的焦虑情绪或烦躁体验。在出现这样的情绪症状以后,就会紧接着出现第三个方面的症状——行动反应症状,即两种行动反应:验证这些认知领域的初始症状是不是重复出现和想法抵消由初始症状引发的焦虑等情绪症状。第一方面认知领域的症状即所谓的“强制思惟”,第三方面行动反应的症状即为“强制行动”,二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为情绪症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患者不自主出现的强制思惟,致使焦虑,为减轻焦虑,患者主动(自主)采取或实行以减轻焦虑为目的的强制行动。这类强制行动既可以是“外显”的或可以被人观察到的简单或复杂动作乃至极为复杂的“仪式化”行动,也可以是“内隐”的或不被人发觉的内心中的心理活动进程如计数、祈祷、“诅咒”等。以具有强制恐惧症状的强制症临床表现为例,其症状彼此关联的进程就是如此:患者脑海中突然出现担心自己可能曾做过某些伤害他人的行动,因而开始担心此行动的后果,致使焦虑、恐惧情绪反应。接着患者又为自己何以会有如此担心而觉烦躁,并尝试验证这类担心是不是会再次无端出现。由于患者此时受明显的焦虑情绪主导,集中注意于该体验,结果此种担心重复出现,加重其焦虑和烦躁情绪。另一方面,患者还会以其认可的方法验证自己是不是真地实行过对他人的伤害行动,如细致视察其“伤害”过的人的情绪行动、当时在场人们的各种反应,以确认自己并未实行此种伤害行动。

强制症患者的强制症状可以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基本模式就是上述的“三部曲”。只是,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患者的强制思惟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而患者实行强制行动减轻焦虑的效果愈来愈差。而且,在强制症患者得病后的漫长进程中,强制思惟和强制行动的情势也可以转换,如原来是担心没有锁好门的人,会变成担心自己感染了可能致使疾病的病毒、细菌或化学污染物,相应的强制行动也由核对行动转变为洗涤行动。强制思惟还可以泛化,如在得病之初可能只有担心感染病毒细菌而得病的强制思惟,到后来既担心感染微生物得病,也担心感染化学毒物得病,乃至担心从空气中吸入有害成分致病。因此,强制症是一种病情极为复杂,病程极其迁延的慢性精神障碍。

我对强制症的理解主要是与我认识到人类有死亡恐惧这1心理特征有关。我认为,强制症大概是一种唯一产生在人身上的疾病或谓精神障碍。我想,以下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对强制症状事物产生和强制症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深入理解死亡含义并可以用语言文字、影象、表情姿式动作等交换方式进行人际传递的动物。由于理解死亡含义,就一定会有程度不等的死亡恐惧。任何一个理解了死亡含义的个体,在传递死亡含义的信息时,就会将此恐惧情绪同时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由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比儿童少年更接近死亡,也见识过更多的死亡事件,更深入地理解死亡含义,也更恐惧死亡,更容易高估死亡风险。这些人在向少年儿童传递死亡含义的信息时,会具有更强的情绪影响力。正是由于人们恐惧死亡,就会努力规避可能致使死亡的危险或风险。若是理性或公道地规避死亡风险,最多就是胆小而已。但若非理性地规避死亡风险,就可能为防范万分之一的风险而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样就成为具有病理意义的强制症状的低级情势。一般而言,医院太平间、殡仪馆和葬礼等,并可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牵连到更多的相近情境,如花圈店、医院急诊科等,成为具有病理意义的典型的强制症状。但更多见的强制症状则并不是与死亡结局直接关联的内容,如担心感染可能有毒有害的物品或物资,一方面尽量躲避可能发生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在产生可能的感染时,立刻采取相应的“清洁”措施。有患者在乘坐公交车后担心衣服被他人身上的致病污物感染,下车回家后立即更换外衣并长时间洗澡,力求洗净可能遭到感染的身体各部位。同时还会细致洗涤每件衣服,乃至抛弃其认为受污严重的外衣。还有的强制症状与死亡本无实质性关联,但患者以“自以为是”的逻辑自行建立起来某种奇特的关联,然后再躲避这类风险。例如有患者担心自己的某些物品摆放可能违犯了某种“忌讳”,会致使某种也是患者“自以为是”认定的灾难性结果,所以一定要将违背“规则”摆放的物品依照其“自以为是”的规则摆放好。

因而可知,强制症状构成进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与死亡恐惧相干联。另外,在精神病学疾病单元中有一类“强制谱系障碍”或“强制症相干障碍”,这些精神障碍除从专业分类中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外,从临床现象学也可以看到这些症状或多或少地与死亡恐惧相干联。例如,疑病症、躯体情势障碍、人格解体障碍等。疑病症是与死亡恐惧有最密切关联的强制谱系障碍之一,患者常常会由于身体某一部位或器官的“异常感”而顿觉自己患某种致命疾病,继之极其恐惧担心,医院救治,反复进行医学检查都难以持久地消除其疑病观念和相干的焦虑症状。人格解体障碍的患者也会因突然体验到的与客观世界关系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改变,随即出现焦虑,接着反复在焦虑情绪影响下反复体验和验证这类异常感受,终究认定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产生了不正常的改变,并为此痛苦不堪。

也正是从上述与死亡恐惧相干的心理背景与强制症状构成之间的关系,我们认识到,改变死亡恐惧和焦虑是可以减轻和改良强制症的严重程度的。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采取的认知行动医治有时就是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强制症状和死亡结局之间非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起效的。

赞美

人赞美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fyhl/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