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认知技术28信念变假设技术讲解

信念变假设技术讲解

——难道有病还可以不用治?

这次接待的是一位26岁的疑病症患者,他自述说,半年前的一晚,突然感到一股气从胸部往上冲,直达左侧头顶部,顿感头疼,左侧颈部活动受限,左手足发麻。自己认为是脑充血或心脏病,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回家后不放心,查阅医书,一无所获。后来常感到感头颈痛和胸痛加重,医院就诊,做过多种多样的检查(如透视、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纤维胃镜等十几种)均未发现异常。医院查不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疾病得不到确诊,担心得不到及时有效诊治,因此感到忧心忡忡,烦躁,时常出现失眠症状,至今已有7个月之久。对于患者的疑病症,咨询师决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在这里需要咨询师挖掘隐藏疑病背后的观念,并把观念变成假设,然后进行检验,从而纠正患者的信念。不合理信念改变了,患者的症状自然也就消除了。

1.认知信念的三个层次

认知疗法创始人阿伦贝克认为,根据信念的概括程度不同,人的信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自动思维是人们在面对具体情景时候所产生的具体观念,它是自动的、具体的;比如这个患者在感到头痛和手脚发麻的时候,便意识到“我生病了,我得了严重的疾病”。又如,当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并没有疾病的时候,他觉得“我肯定有病,只是医生粗心或者仪器不够先进没有检查出来”。核心信念是患者对于自我、他人或世界的最概括性、普遍性的观念。比如,这个患者对自我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无能的"。核心信念概括患者的所有情况,而自动思维却针对具体情况。在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之间便存在中间信念。中间信念比核心信念更为具体,它是核心信念在某个领域的行为方案和指南。比如当患者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无能的“时,这个核心信念表现在健康与疾病领域时候,便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我应该保护自己,以免生疾病“。在这样中间信念的指引下,遇到头痛和手足发麻的情况,便产生了前述的自动思维。这三个信念的关系是”核心信念——中间信念——自动思维“。

2.中间信念的三种形式

认知疗法创始人阿伦贝克认为中间信念有三种形式:态度、假设和规则。态度是该对象的总体看法,比如这个患者生病的态度就是”生病是很危险的、糟糕的“。阿伦贝克把假设区分为积极假设和消极假设,假设是不同做法导致不同结果的预期。这位患者的积极假设就是"如果能及早发现,我就能避免罹患不治之症”,消极假设就是“如果忽略疾病早期信号,疾病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地步,我就会罹患不治之症”。而规则则是患者的行为指南。患者的规则就是“我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