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这些名老中医公开招学徒共15个名额

尊生堂中医馆(恩施)中医师承班

招徒简章

自古以来,师承为中医教育之法,为最适合中医的培养方式之一,跟名师、读经典、多临床为中医教育的不二法门。为传承岐黄,尊生堂中医馆(恩施)特开办第二届中医师承班,现面向社会招生,力争让学员通过5年不间断的学习,成为具有中医思维的好中医。

一、导师团队

尊生堂中医馆是一家专门从事中医诊疗、教育、研发的中医馆。医馆致力于做“一家纯粹的中医馆”,以“至精至诚、厚德济世”为馆训,汇集了省、州直医疗机构及教育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名医大儒。专家团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教育教学经验,逐渐成为恩施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医力量。部分专家介绍:

郑学刚

教授、主任医师,恩施州中医大师,我州知名中医,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恩施州中医药学会会长、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善于以《伤寒论》为基础调治内儿科疾病,以调气血和冲任治妇科疾病,养阴津疗温热疾病,祛痰瘀治疑难杂病等。执医执教40余年,培养了众多医务工作者。参编的《中西医结合伤寒论》、《中医妇产科学》教材为“十一五规划”教材。主持的课题受到各级奖励,在各级各类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谭庆刚

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工作。曾师从于恩施名医向国鼎、张兴柱、李永占等专家教授。

曾在湖北民族大学主讲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内科学、方剂学、中药学等。临床经验丰富,擅用甘温扶阳法治疗杂症。点校恩施名医汪古珊著作《医学萃精》,编撰《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

胡烈玲

主任医师,特邀专家。

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妇、儿科,特别擅长中医妇科,对诊治月经病、男女不孕不育症、赤白带下病、阴痒症、习惯性流产、乳腺病等妇科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临床效果突出。

杨其政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恩施州知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尤其对癫痫、肝病、肾病、脾胃病、风湿病、不孕不育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创“养阴护肝散”、“归地乌鳖汤”等多种验方,攻克了多种疑难杂症。尤其擅用民间割治疗法、灯火疗法、酒火按摩、桐油火按摩、小儿推拿等。主持了省、州级课题多项,主编《小儿推拿讲义》教材,参编《中国民间疗法》、《恩施州名中医医案集》等著作。

刘诗佞

医院退休老中医,中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

在中医保健养生、中医针灸推拿、骨伤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擅长运用中医推拿、针灸、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以及各种适应病证和疑难杂症。

袁成玉

执业药师,为中医药世家曾吉堂关门弟子。级恩施医专药剂班毕业,从事中药、中医、民族医药工作30余年。

曾在医院工作10余年,后长期在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执教,教授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30余年。是恩施州传统药剂专家,是全面鉴别民族药原药材、加工采收民族药、制作民族药标本的专家。

张国安

主任药师,年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年医院退休,返聘至年。

在40多年的工作中,先后从事药品质量检验、药品生产工艺与质量监控、制剂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民族药的临床应用研究,湖北重点实验室风湿病的中草药研究以及药学生的带教工作。对传统中药制剂膏、丹、丸、散制作有独到经验,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精益求精,力求做最好的药、放心的药,让患者早日解除病痛。

二、培养方案

1.师承学制非全日制教学,学制5年。按国家政策签订师承合同,完成法定公证程序,完成5年跟师学习后,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2.学习阶段及内容

跟师学习总体安排

理论学习

基础课程(5门)

《中医古汉语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专业课程(5门)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经典课程(4门)

《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特色课程(1门)《医学萃精》(我州土家族名医汪古珊的代表著作)

跟师实践

(不少于个工作日)

中医四诊及基础操作

常见中药、方剂临床运用

内科常见病症

外科常见病症

妇科常见病症

儿科常见病症

针灸基础操作及临床技术

推拿手法及技术

导师专业方向及技术

专项培训

(按季度进行)

基础理论集训

临床专项培训

特色技术培训

养生保健培训

出师考核培训

综合备考培训

注:扎实学习四大经典及《医学萃精》是该培养方案的突出特点

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理论基础学习+临床跟诊(1年)

这一阶段为入门阶段,分为两部分。前半年学习《中医古汉语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濒湖脉学》,不跟诊;后半年跟诊,研读《中药学》、《本草萃精》、《方剂学》等书目。

要求:

(1)背诵指定方剂首;

(2)背诵《本草萃精》;

(3)背诵《濒湖脉学》;

(4)掌握常用方药、配伍及医嘱;

第二阶段

临床侍诊(1年)

此阶段为侍诊阶段,重点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医经典,可配合老师进行日常的诊疗工作。如向患者进行医嘱及健康宣教、协助撰写门诊病历、总结有效医案。

要求:

(1)能够背诵指定《黄帝内经》条文;

(2)熟悉伤寒论方的方证要点;

(3)能够背诵伤寒论方相关条文;

(4)掌握温病的辩证方法,背诵指定条文;

(5)练习“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四诊”能力;

(6)提交10-15篇侍诊笔记,初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第三阶段

临床助诊(1年)

此阶段学习中医临床各科专业知识,重点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傅青主女科》、《脾胃论》、《小儿药证直诀》、《针灸推拿学》等书目,可协助老师进行问诊信息的收集,在老师处方前先提出自己的思考意见。

要求:

(1)能够进行独立处方;

(2)背诵以上书目指定重点方剂(约首);

(3)背诵经络循行、穴位位置、功效及主治;

(4)读书后提交一篇读书心得,总结各临床著作的要点;

(5)提交20篇-30篇助诊心得,总结30例有效病案。

第四阶段

临床实习(2年)

实习第一年,老师手把手带教,在老师门诊处接诊病人,开出处方,再由老师点评修改,并研读《医宗金鉴》、《医学萃精》、《土家族医学》等书目。实习第二年,独立应诊,有疑病例与老师讨论问学,带教1-2名初入门师弟师妹。此阶段若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经老师认可具有独立门诊能力后,医馆可提供门诊机会。

要求:

(1)实践所学,收集相关临床数据;

(2)临证有疑处及时向老师问学,形成问学笔记;

(3)定期分享临证经验;

(4)具有讲授伤寒论及其他相关课程的能力;

(5)总结《医宗金鉴》、《医学萃精》的学术思想;

(6)学习3种以上土家族操作技术;

(7)识别、使用60种以上土家药。

要求五年后撰写一篇导师学术思想论文,不少于一万字。

3.授课方法(1)课堂精讲基础学科及经典著作(中医古汉语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学萃精)由医馆专家精讲,其中四大经典及《医学萃精》重点研习,为学员打下扎实基础。(2)读书会 临床课每周组织读书会。读书会以小班形式教学,每周指定相应书目及具体内容,要求诵、读、背,由学生在一周内完成相应内容,并提出疑问。读书会当日,选1名同学复讲上节课内容,最后由导师答疑解惑,并串讲相关内容,并由一名学员形成讨论记录。课后各位同学写读书笔记一篇。(3)临床带教 师带徒为传承中医的重要方法,师者口传心授,弟子侍诊左右,耳濡目染,亲自指导,继承发扬学术经验;老师逐字修改徒弟跟诊体会,有代表性的还会在会诊之外的时间召集大家一起讨论,甚至邀请其他名医名师共同分享相关经验。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4.报考证书5年学习完成后,以师承人员身份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师承人员报考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成绩合格者可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进行注册后执业。5.毕业安排(1)优秀学徒可择优录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可独立应诊;(2)优秀学徒承师门,继承衣钵;(3)可推荐到全国中医馆工作;(4)可自立门户,扶持自主创业。

三、招生对象

面向社会招收:1.在城乡基层从事多年中医临床实践、药房诊所经营或相关工作的基层医疗从业者或乡村医生;2.从事西医、护理、检验等工作,或有相关专业背景,希望学习中医的专业医务人士;3.从事中医、中药、康复等工作,或有相关专业背景,希望进修学习的专业人士;4.从事医药等相关产业,或有专业药学背景,希望学习中医的社会人士;5.从事养生保健、大健康等产业,无实际临床经验及专业背景,无法报考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社会人士;6.热爱中医药传统文化,以家传、拜师或自学等方式接触中医,却无中医药专业背景的社会人士。

四、资格要求

1.相信中医,热爱中医,孝敬父母;2.能沉下心来,静心学习3-5年者,有一定中医基础择优录取;3.年龄45岁以下,有中专及以上学历;4.本期限招收学员15人(没有恒心者勿扰)。

五、报名事宜

1.身份证复印件;2.高中或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3.免冠证件近照两张(小1寸不限底色)4.撰写一篇“拜师帖”,内容应包括个人简介、兴趣爱好、对老师的了解、对中医的认识、学习规划等,发送至电子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