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庭审之精神分析

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一案,年12月24日由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开庭前一晚,就有不少记者在半夜里匆促地与我联系,开庭当天,各路记者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我,向我打听本案的情况,以及我为什么没有担任吴谢宇的辩护人。我说我不是吴谢宇的辩护人,也不了解本案的情况,非常抱歉。

年6月,吴谢宇的爷爷和姑妈确有委托我做吴谢宇的辩护人,我也曾于6月10日去羁押吴谢宇的看守所申请会见,但因为刑诉法规定,爷爷和姑妈不是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所以委托无效,我会见吴谢宇未果。案件由侦查机关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我也有与检察机关联系,检察院回复我,除了委托无效之外,吴谢宇自己声称拒绝见任何律师。基于上述原因,我事实上并不是吴谢宇的辩护人,并且我也就此退出了这个案件。

人生总是有许多偶然,我卷入吴谢宇的事,也是如此。在吴谢宇于年4月下旬被抓获之后,由于个人兴趣及职业的原因,从年4月下旬开始,我连续写了约20篇《吴谢宇弑母之精神分析》的系列文章,正是这些文章,引起了吴谢宇亲友们的注意,这才有了后来亲属委托我做吴谢宇辩护律师的事。

执着,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我常常选择放下,对吴案也是如此。作为律师,我尊重法律。我也相信,吴谢宇一定可以得到公正的审判。所以,我让自己把吴谢宇忘掉,也不再打听他的事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位昨日近距离旁听吴谢宇案庭审的朋友的电话,主动向我披露庭审详情,并且希望我能说点什么。以下是我根据旁听者对吴谢宇庭审细节的描述,按照我个人的思路,所作的专业梳理。

吴谢宇法庭上在回答提问和进行陈述时,多次双手发抖,并失声痛哭,还试图向法庭讲述对他作案影响很深的几部文学作品,可惜的是他一说这些,就多次被法官打断,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吴谢宇杀她母亲,首先是因为他自己想死,他一直想自杀,并且多次尝试。他入读北大之后,有次在他做过体检的北京周边,一个位于18楼的某庭酒店,他想从18楼窗户跳不去,可惜窗户装了防盗网,所以没有死成。正是因为他爱他母亲,担心他死后母亲太痛苦,所以才决定不能丢下母亲一个人去死。他总是被自杀的念头所缠绕,也为她母亲到底想不想死而困惑。为此,他找出了他母亲也想死的四种理由:一是他母亲很喜欢张国荣,而张国荣是自杀身亡的,所以他母亲说不定也喜欢自杀;二是他母亲象《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样经常不思茶饭,显然很忧愁,生活在痛苦之中;三是他母亲很喜欢三毛,也有点象三毛,而三毛曾因为向她求婚的德国教师突然病故而情伤不已,曾服安眠药自杀只是被抢救过来了;四是他看过一个作品,是说一个单身母亲,独自把一个患自闭症的儿子拉扯大了,但这位母亲后来想,她现在还可以照顾儿子,但如果自己死了之后,儿子又有谁来照顾呢?所以忧愁之下,她把儿子捂死了,然后这位母亲也自杀了。

吴谢宇因自杀念头痛苦不堪并且不可自拔,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之下,他竟然煞费苦心地为自杀设计了多种“数学模型”:一种是他独个自杀,但如果这样的话,他母亲看到他自杀了,一定会悲痛万分,这可万万使不得的;二是既然他母亲象林黛玉和三毛那样生活在忧郁之中,并且那么喜欢张国荣,也想自杀,不如帮母亲“解脱”,但让母亲独自去死,显然也是行不通的;三是他和母亲一起去死,到阴间去与父亲团聚,他先杀死母亲,然后再自杀。最后,他选择了第三种“模型”:先杀母亲,然后自杀。因此,年7月10日那天,当他母亲谢天琴老师参加完学生毕业仪式后高兴地回到家里时,在母亲毫无察觉之间,吴谢宇从母亲身后,用哑铃砸向了母亲的头部,这可真是一招致命。吴谢宇说,他之所以对母亲下手这么狠,是为了避免让母亲感到任何痛苦。

但吴谢宇毕竟是一介书生,看到母亲血淋淋的样子,他突然感到畏惧,居然自己不敢死了,所以,他杀死母亲之后,就没有自杀。然后逃亡了。

至于吴谢宇弑母之后,为什么要把母亲制作成一只奇怪的“木乃伊”,为什么准备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刀具,却不用刀而用哑铃等,据我这位朋友说,法庭未调查这个问题。审判人员,公诉人和辩护人,都没问这个。

吴谢宇说,即便是逃亡,自杀的念头也是一直环绕着他。他逃到上海时,曾交了一个女朋友。有次,他打算自杀,但又担心女朋友看到后会难过,所以就给女朋友下了安眠药,想趁女友昏睡之中去自杀,结果还是没自杀。

吴谢宇总是怀疑自己象英年早逝的父亲那样,患了某种疾病,所以他在北京期间,经常去看医生,有时一周去几次,但医生说他没病,只是有点心律不齐而已,但吴谢宇认为他自己迟早会死掉的,所以这也使他自杀念头更重了。

吴谢宇说:死亡只是一个世界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桥梁而已,他原本想与母亲一起到另外一个世界的。

这位近距离参加吴谢宇庭审的朋友说,看到吴谢宇在法庭上的表现,说的这些东西,觉得吴谢宇精神心理的确存在问题,精神心理正常的人,不会做这种古怪的事。

吴谢宇在法庭上供述的他弑母心理历程,让我想起了年12月13日下午,在广州市某港花园发生的一起全家“灭门”案:广州某港房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马豪一家三口死在反锁的寓所里,50多岁的马豪,左手腕动脉被割破,流了一滩血,旁边还有一块割脉的刀片,而卧室床上的被子里,盖着已经死去的马豪的妻子和20多岁女儿,女儿当时还在读研究生。后经公安机关调查,认定系马豪先杀死妻女(先让妻女服安眠药,使其深睡后再用被子捂死),然后割脉自杀。马豪杀死妻子和女儿的理由,与吴谢宇弑母的理由如出一辙:马豪一直想自杀,但担心自己死后妻女会过的很痛苦,于是便带他们一起上路。公安机关的案情通报中,透露出马豪自杀前长期存严重精神抑郁症状,这个案情也曾引起了精神心理专家的讨论。

抑郁症患者常会有严重的自杀念头,并且伴有疑病症状,即总是有许多理由感到自己患了躯体疾病,更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如马豪总经理一般,担心自杀会影响到自己最亲密最关爱的亲人,从而自杀前先杀死这些亲人,而且往往是谁最亲,就先杀死谁。吴谢宇同学,某种意义上,正是马豪案的翻版,只不过是,吴谢宇在杀死自己的母亲之后,并没有自杀。

遗憾的是,据说,无论是吴谢宇自己,还是他的辩护人,都没有从精神心理因素上,提出罪轻和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同时,本案证据中,缺少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很可能侦查机关未对本案委托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省略了这一重要环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