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好这份心理调适指南
为进一步促进假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推出疫情防控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知应会系列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调节疫情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应激心理反应:
01焦虑焦虑是最常出现的一种情绪性应激反应。由于本次疫情疾病传播源的隐蔽性,病毒感染的不确定性,当人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防范的时候,就会感到高度紧张焦虑。
02疑病面对疫情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可能出现疑病症状,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特别敏感,时常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
03不确定感不确定感与一个人对其所处情境的掌控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不能控制对自身有威胁的危险刺激,或者认为自己在某种环境中会失控时,就有可能进入应激反应状态。
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有效缓解呢?01树立信心、增强认知我们坚信这次一定能战胜疫情,相信党和政府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积极配合卫生或相关部门的核酸检测工作,再次巩固应对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如典型症状、传播途径、个人防护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
02积极配合、做好防护想要把新冠肺炎拒之门外,最关键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这是克服恐慌心理的关键环节。不串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是最基本的自我防护措施,采取这些防护措施不仅有利于保护自己,更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03室内锻炼、提高免疫被管控期间,适度的室内活动会使大脑产生神经递质的功能变化,让人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增加身体和心理的防疫力。暂时的受限使我们无法达到以往的正常活动状态,但可以寻找适合自己及家人的休闲娱乐减压方式。
04必要时刻、心理援助当负面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如果觉得难以放松,负面情绪一直存在,并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或生活状态,自己经过一定努力也无法有效心理调适时,可以拨打当地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
抗击疫情,我们齐心协力;关爱自己,我们共度时艰。让我们一起加油,将微小的贡献凝聚成强大的力量,相信我们的祖国很快就会击退这看不见的敌人。到时候我们再摘下口罩,用最轻松快乐的笑脸回应对方的问候。
文编:夏文瑞
美编:卢嘉昊
校审:张丽雪
主编:张 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