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和甘肃省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机诊断与干预实施方案》,运用自身工作特点,为中小学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从年2月1日起,我校心理辅导室开通心理援助服务,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将为全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与支持,与大家一起以健康、理性的心态共渡难关!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即“-nCoV”,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国家卫健委呼吁全体公民做好自我保护,其中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二、疫情下的“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应激
在这个特别的春节,因为新冠状病毒注定会让我们终身难忘,而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应激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什么是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由激素导致的情绪反应,是个体针对意识到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当个体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SARS疫情、地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就会在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反应。比如: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通俗地说,心理应激是指人由于遭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又难以应付的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
(二)战“疫”时期,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
经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面对各种问题,在心理方面,常见的应激反应表现在情绪、认知、行为躯体等多方面,最为常见的有焦虑、疑病和惊恐发作。
1、焦虑
现在迅捷的信息传播,让我们能更快地了解疫情和肺炎症状。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慌,担心自己会感染。另外,焦虑往往也会让人呼吸急促、胸闷、肠胃不适,这些身体反应又和肺炎的某些症状相似,这会让人加倍焦虑。
2、疑病
在焦虑的过程中,有些人可能出现“疑病症状,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