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刘铁榜博士谈

所谓“精神疾病性格”并不存在

虽然性格是精神疾病产生的基础与背景,但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刘铁榜博士强调指出:并不存在所谓的“精神疾病性格”。也就是说,精神疾病是综合因素的产物,没有哪种性格一定会导致精神疾病。不过,有些性格的确会诱发精神疾病,因此要注意改变性格中不太好的部分,并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不存在所谓精神疾病性格

是否存在所谓的“精神疾病性格”?刘铁榜对此明确回答:这是不存在的。“从生理学上讲,并不存在某一个精神病的基因,也不存在一种精神疾病的性格。否则就成了龙生龙凤生凤,精神病患者一定会生精神病孩子。事实上,并没有这种对应关系。精神疾病一定是多因素作用的产物。”

这些因素,一是从父辈继承下来的,可能是若干个基因,有微小的缺陷,最后累加成了一种大的缺陷。

二是在个人的性格发育过程中,出现若干个不好的事件,累积养成了让自己受伤的性格,使自己易受外界不良事件的侵袭,并难以从外界不良事件摆脱出来。

三是有一个契机,有一个近因,触发了疾病的苗头,而且无法得到外界帮助,让他从中及时解脱出来,最后就出了大的问题。

“所以不要相信哪一种性格一定会得精神疾病。不要有这种‘唯性格论’。”刘铁榜强调。

当然,性格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内在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不能因为精神疾病与性格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就忽视调整并健全我们的性格。

另外,刘铁榜提醒,不要过于迷信网络上的种种所谓性格测试工具并对号入座,因为其中绝大多数缺乏科学道理。“对性格、人格的测试都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结果由专家研判解释。”

这些性格品质不够健康

刘铁榜指出,不健全的性格,容易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有些不够好的性格一定要注意改变:

1、多疑敏感性格。这种性格老是怀疑别人,而且这种怀疑的指向是对自己不利。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恐惧的、担心受到伤害的紧张、警觉的状态下,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人也会很阴暗。

“这种性格反映了安全感的缺乏。”刘铁榜解释说,在性格最初养成阶段,尤其是两三岁、三四岁时,父母的保护与呵护,会让孩子觉得是安全的,长大后也能接受挑战。如果此时缺乏父母的保护,孩子会缺少安全感,人会敏感多疑。

2、自卑性格。自卑的人往往多愁善感,压抑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心理资源与心理能量,看不到自己正在为周围的人所需要,对事情的判断也偏于负面,尽管事实比他们想的要更好。

“自卑往往起源于不自信。它会限制自己生活的领域,限制发展空间,因此年轻人更要克服自卑。”刘铁榜说,自卑的人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完美,却对心理的能力不自信。事实上,自卑往往是学习的结果,如果父母、特别是母亲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做事不好、不是一个好孩子,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问题,造成性格很难张扬,从而形成最初的自卑。

3、疑病性格。把小病想成大问题,医院反复检查。“自卑是对心理的能力不自信,疑病是对身体的能力不自信。其实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刘铁榜认为,疑病性格的人对健康的过分关心,从心理上讲,是把注意力过分放在心和身的内部,而没有投到外部。这与多疑相反,多疑的人是把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投射到外部。刘铁榜强调,把注意力投到内部和外部都是需要的,但平衡它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要尽可能地客观。

“这样的人是生活在对生存的恐怖之中。”刘铁榜介绍,疑病性格形成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如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亲友的重大疾病、生离死别的创伤后,心存的恐怖没有得到及时的散发和表达,而是压抑于心,在成年后慢慢释放。

4、孤僻性格。把自己封闭起来,同周围没有联系,也没有朋友,工作学习以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的。这是用脱离现实的态度、语言和行为来应对现实,很容易患上精神分裂,或陷入情绪谷底时自杀。

“这样的人有一种逻辑:跟人打交道,就会受伤害。”刘铁榜说,性格孤僻的人多会养些动物花草,因为他们信奉“跟人打交道越多,越觉得狗可爱”。其实,他们也是属于安全感不足的人,如果追寻他们的生活经历,会发现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在社交上吃过亏,因此干脆把“门”关上。

孤僻的人没有生活在一个社会的网络中,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一是难以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精神的能量。二是难从社交中获得支持的资源。三是烦恼无法宣泄,当他感到无助、孤立无援时,周围的网络不能及时知道他需要帮助,他的求助信号也难以发出去。

5、偏执性格。总是有理,主观武断,从不认输,自己认定的永远都是对的,别人永远都是错的。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随时责备他人,甚至发生磨擦。没有灵活性,一意孤行、自以为是,使自己孤立于社会、家庭和人群。

“这样的人的心理关键词是面子。觉得自己退一步就没面子、失败了,所以自己从来不错。”刘铁榜强调,实际上,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灵活性,也就是心理学所讲的“适应环境”,大丈夫能屈能伸。而偏执性格则过于固执,易诱发偏执型精神病,有时非常危险。

6、冲动性格。人都会有冲动的时候,也经历过冲动的成长岁月,有时冲动也会给人带来很好的回忆。但一个人如果总是被冲动所左右,就失去了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在一时的意念、一时的情感支配下不计后果,就像一部车没有车刹、一间房子没有灭火器,容易造成一些连自己都会感到的后悔。

刘铁榜指出,深圳的很多自杀、犯罪、离婚事件,都是冲动型的。冲动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刹车,背后是自控力和建设性的失去,导致很小的事情也会升级、失控。这种性格对人对己,都有很大的伤害力。

可以在自己的周围建立提醒机制,帮助自己学习控制情绪。每当自己情绪快失控时,就让信任的人提醒一下,或者把自己叫出去离开当时的环境,或者给自己打个电话等,避免因一时冲动而伤人伤己。

相关链接

性格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

性格形成后,是不是就一成不变?“我反对这观点。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可塑的,如果相信一成不变,就会放弃自己的努力,就不会改变自己。”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明确指出,实际上,很多人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性格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有人经历一场大病后变得从容、不那么急躁了,或者变得大方、开始享受生活了。所以,任何阶段都要去磨炼性格,改变自己。

刘铁榜认为,性格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其中包含很多冲突之处。“性格不是狗身上的毛,朝向同一个方向生长,一顺就好。人本身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所做出的事情不一定总是符合一贯个性的,是要看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来决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最适当的。所以人的性格看上去有个一以贯之的主线,但有时也会表现出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性格中的不完美,如果在哪些方面不够好,接受它,同时也可以作些改变。健全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到生活更美好,何乐而不为?

(深圳特区报记者刘一平通讯员邵春晓王荣编辑)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fyhl/1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