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接触的案例中,因为疑病症发作而求助咨询的案例还是很多的。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自己会如此担心疾病的发生,有疑病情绪该如何控制?”下面殷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例求助者是怀疑自己会得精神分裂症。该求助者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而且经常在小区内活动,求助者每次看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后,就有点儿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平常虽然有这种担心,但是不太严重。最近因为吃东西不卫生,出现胃部不适。虽及时医治,胃部症状消失后,又感觉便感异常,时时想解大便,但是又没有腹泻、腹痛的症状,总怕出去找不到厕所拉在裤子里,因而不敢上班、不敢外出,出现强迫思考,引发头晕、头痛、思维混乱等不适,随后就开始怀疑自己思维不正常,害怕得精神分裂的疑病思维不断泛化,整天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另外一位求助者是害怕自己得狂犬病。求助者幼年时期曾经有过被狗咬伤的经历。半个月前家中饲养的小猫,因为天气骤变,出现消化不良,导致死亡,而她本人在清理小猫尸体时,接触了一下它的爪子,进而出现狂犬病恐惧,总是检查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划痕;反复拧开水龙头,观察自己是否出现流水恐惧。总是担心自己会打嗝或是自己心脏跳动异常,一打嗝或是一感到自己心脏跳动就害怕自己狂犬病发作。 这两例都是典型的疑病症,求助者总是害怕自己得某种疾病,反复检查排除后,仍然深信不疑。 1、求助者为什么会担心自己得某种疾病? 这是因为求助者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接触过类似的病人,听到或是见到过病人得病后痛苦的场景或是体验。精神分裂恐惧,是因为求助者居住的小区内有类似的病人,这个病人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神态,深深地印刻在求助者的头脑中,让求助者极度恐惧。狂犬病恐惧也是一样。狂犬病患者发病时,狂躁痛苦的样子也会让求助者产生畏惧和害怕。 2、为什么其他人不会害怕这些疾病,而求助者会害怕? 这是因为求助者非常害怕“死亡”,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会与“死亡”联系起来。求助者不敢去死,害怕去死,进而衍生出害怕高昂的医疗费、害怕生病时的痛苦、害怕自己离世家人无人照顾等焦虑情绪。其实“生老病死”是每个生命个体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且惧怕“死亡”也是动物及人类的本能。正是我们惧怕“死亡”,才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才让我们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更大程度上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既然每个人都怕死,为什么只有求助者反应这么强烈呢? 这是因为求助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 3、如何控制疑病情绪? (1)坚持“事实为真”。如果自己感觉身体不适,最需要做的就是抓紧就医。医生的专业诊断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身体的状况。精神分裂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身认知的异常,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而且没有主动求医的愿望。而求助者对身体不适的担心害怕,主动求医的行为,恰恰说明自己精神活动的正常。再如狂犬病,只要在狂犬病发作前的任何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都是有效的。与其担心害怕狂犬病发作,反复回想检查自己身体,不如及时补种疫苗。 (2)不要“先入为主”。有些病症,有时候并不是很典型,或是正处于类似于艾滋病的窗口期。比如心悸发作,医院做心电图,会有一些波形的改变,但是医生往往认为问题不大,现在医患矛盾尖锐,医生害怕担风险,你即使没有多大问题,也不敢轻易告诉你"没问题",所以会让你暂时观察。作为求助者来说,这个过程有点艰难,往往先入为主,认为自己得病无疑,反复的去查百度,很多情况下,越查百度,症状越多,自己就更加深信不疑,更加害怕。 (3)接纳“所有的一切”。“症状、疼痛、不适”都是让我们可以真实感知的,这些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担心害怕而减轻和消失。既然无法改变,就不如先接纳起来。即使生病,该面对的也要面对;即便痛苦,该过的日子也要一天一天的过下去。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求助者对自己到底”生没生病、有没有病“的事实,内心是非常清楚的,只是担心万一怎样。他们反复纠结,穷思极虑的目的:只是证明自己没病而已!
(个人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需注明出处!)
清汶心理——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壹心理专业认证心理咨询师
我心专业认证心理咨询师
致力于森田心理疗法的学习实践,为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尿羞症等神经症患者提供有效的精神康复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