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患者的心理表现和预防

相比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疑病症的发病率并不算高,但一旦得了疑病症,如不及时治疗,会诱发抑郁症等伴发症,从而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因此疑病症的早期发现和就诊,对疑病症患者的康复很重要。那么该怎样识别疑病症患者呢?   疑病症患者的独特心理表现   1、过分注意来自内脏和肢体的各种感觉。患者常有异常感觉体验,也十分关心脸色,舌苔,脉搏,体重,大小便等。对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大气变化十分敏感,容易“水土不服”。   2、对医药知识特别感兴趣,容易受医生和医书的影响,听说或看见别人患病容易感到自己也有类似症状。患病时过分耽心害怕,“痱子当做杨梅疮”。症状往往比同病者严重而持久。认为服药不是副作用大,就是容易产生耐药性,总之,治疗困难,疗效不佳。   3、自认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自幼体弱多病,却虚而不受补。这种信念根深蒂固。因此疑病症患者病前多信守养身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时,节制性欲,重视营养,崇尚各种民间健身方式和秘诀,爱吃补药,轻信秘方。   4、有研究发现疑病症患者病前多对生物性危险十分胆小害怕,怕蛇伤狗咬,怕水火无情,怕交通事故,怕黑暗,怕死人等。   此外,有不少疑病症患者依赖性突出,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转移到医生身上。易激怒、易紧张和易烦恼等气质特点也常见。一部分人确有体质上的弱点,如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容易伤风感冒等。还有些人固执己见,从不甘心失败,不肯认错服输,有野心但受压抑而不外露。   疑病症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不应乱下结论原因有三:其一疑病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必须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客观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才能下本病诊断轻率下诊断将器质性疾病误诊为功能性疾病会延误病情危害病人健康其二不少患者对疑病症诊断有反感常将疑病症与装病等同起来导致对医生不信任这样不利于心理治疗。   对确诊为疑病症的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复健康消除疑病观念其中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掌握对抗疑病症四大原则是至关重的心理治疗措施: (1)不要看有关医学卫生的书刊和其他宣教资料这是疑病症心理治疗的重要原则 (2)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除非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3)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4)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疑病症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消除身心不适症状,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加速康复时间,不少病人在心理治疗和药物配合下得以康复。

注: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伊德心理”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6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