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説:“顯而易見.决定生活目的的隻是快樂原則的意圖…但是它的意圖是與整個世界(包括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相悖的.根本没有實現的可能.宇宙中所有的規則都與它相悖。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們所説的幸福隻可能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不可能永遠都是快樂幸福的感受。對於心理抑郁者而言.早期的性格中就存在着追求完美的習慣.而不能把事情看淡.這種習慣伴随着他的成長過程.漸漸的形成了偏執内向的情感脆弱。而事實上.人們通常表達的所谓理性.與情感釋放的感性之間並不是有着絶對界限的.如果把事物的根本當作“質”.時間或環境的改變稱爲“量”的話.那麼.便是我們通常看到的理性和情感的交織與轉換。
對於心理抑郁者来説.正是由於固執偏見和脆弱的情感.使得自己缺乏客觀全面看待問題的習慣.因而缺少随機轉化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達自身意願.采用有悖於正常語言或行爲的方式.釋放自己的情感.而傅递出来的卻是失去理性的狀態。
精神層面需要的是思想層次的提昇和自我内涵的豊富.才能在理性與感性中産生相互轉化作用.如此.才能避免由初期的憂郁而不可逆轉地發展到抑郁階段。因此.防止抑郁發生或防止抑郁發展的最佳辦法.需要培養良好的有規律性的生活.飲食.作息習慣.同時加强身體鍛練.自我和家中親人一定要從内心中消除“病”的概念.不要把一時或一段時間的不快.以及發生的一切都歸到病的上面来.而是需從自我做起.從内心去創造快樂愉悦的環境和氛圍.即使情况不允許.也可以給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注入良性信息好的信念。
生活常見有些人總是過份關注自身健康.懐疑身心器官異常.盡管多次就醫檢査證明没有病症的證據.但仍自我認爲患病.並伴有焦慮不安和擔心。其實這在醫學上稱之爲{疑病症}.這也是心理障礙的一種.不僅僅隻存在於抑郁者的心裏.即使看似正常的人也有這種存在的可能。這裏充分説明一個問題.心理障礙是由於自己給自己常期注入的不良信息所導致的.並非完全由於外在的壓力問題。
相关文章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