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中医师论坛—陳靖病例分享。
-10-7病案分析李医生整理。
李女士,52岁。年8月26日初诊。
主诉:咳嗽、咯痰、喘憋3天。
现病史:因劳累触发,三天来咳嗽,痰黄难咯,呼吸痰鸣音,喉中发紧,胸闷喘憋。患者自年秋因咳嗽咯痰呼吸喘憋反复发作2月余,被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十余年来发作数次咳嗽咯痰,常于清明及立秋后发病,出现喷嚏流涕,甚则咳嗽咯痰,胸部憋闷,每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应用抗过敏药物及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年秋因“支气管感染”引发了“典型哮喘发作”,经中西药治疗病情缓解。平素畏寒肢冷,背板恶寒,腰以下怕冷,大便偏稀,劳累则易致鼻塞喷嚏,胸咽部紧缩感,面部虚浮。
望诊: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腻根部厚,舌底瘀络发青。
切脉:脉滑尺部弱。
诊断:哮喘-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痰浊犯肺。
治则:温肾纳气,化痰平喘
炮附子20g肉桂12g五味子9g细辛9g
蝉蜕20g当归20g川芎20g淫羊藿30g
西洋参15g陈皮9g生姜30g麻黄9g
金荞麦20g黄芪90g鱼腥草30g佩兰20g
服一剂后,憋闷减轻,自觉胸部豁然开朗,痰黄稠,易咯出,舌脉同前。继服6付,一周后咳喘止,仍有少许痰,色微黄易咯出,呼气末哮鸣音仍存,继续上方加减调理,共治疗一月症愈。
分析:哮喘的发生,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感受六淫之邪为外因,体内有伏痰留饮,为内所因也。在内因方面与肺脾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运化不利,水湿内停而为痰饮。肾主水,肾阳蒸腾气化可调节和促进水液的代谢,肾阳不足则水湿不得蒸化,内停为寒痰留饮;肾又主纳气,肺呼吸之气下纳于肾呼吸才能深沉均匀,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则失于摄纳,气无所归,故呼吸困难喘促。当感受外邪或劳伤正气,引动痰饮,上阻气道,肺气不得宣发则诱发哮喘;病情反复发作又会严重耗伤人体阳气,致命门火衰,使病情日趋严重。笔者认为肾阳不足是哮喘病反复发作最重要的因素。
该患者咳嗽咯痰,多年来反复发作,畏寒肢冷,经常泄泻大便稀,舌淡暗苔白腻,脉滑尺弱,为脾肾阳虚,寒饮内停之像;加之七七已过,肾气衰败,此次发病由劳累引起,病由内发,乃肾阳亏虚,摄纳不力,气不归元为病之本,在标为劳累过度,痰饮内动,阻遏气道。
治疗以温肾纳气为主,兼化痰平喘。
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温里散寒为主药,附子上补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是命门主药;肉桂能引火归元以治疗虚喘。细辛辛温入肺肾经,达表入里,温肺化饮而治痰饮喘咳,又是引经药,与附子等药同用,可引他药至少阴肾经;麻黄宣肺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麻黄、细辛、五味子配伍,散中有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使邪去而不伤正,为仲景温肺化饮之常用配伍。蝉蜕甘寒清热,疏散肺经热邪,解痉止喘;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温润补肺;淫羊藿补肾阳;西洋参补益肺脾之气,兼具养阴之功效,补气而不生热,与黄芪配伍,既可以健脾以培土生金,脾气旺则水有制,痰饮去则肺气宁,又能滋养先天使肾阳复则气化行,如此则痰自化,喘自平。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要药。鱼腥草、金荞麦化痰平喘;生姜既能化痰止咳,温中散寒,又防附子中毒。诸药合用,温肾助阳,补肺纳气为主,使肾阳复则肺气得以肃降,痰浊留饮自消,而咳喘自平。
往病发则多投以宣肺散寒平喘之剂,今咳喘由劳累触发,病本乃由肾阳亏虚,不能蒸化,摄纳不力,气不归元,在标为痰饮内动,化热犯肺,阻遏气道。不可误做外感而以风药发散,诛伐无过,益伤正气。
后续当注重调理,缓解期扶正为主,补脾补肺补肾,兼温化痰饮,以去除哮喘宿根防止病情反复。
陳靖教授書法賞析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學雷鋒,好榜樣,做好事,要留名!感謝大家分享,留言有驚喜(如小七),可與小七對話聊天,我是不會告訴你的~
投稿請至: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