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含义
二、困扰
三、焦虑容受力公式
四、觉察
五、看空
六、减时
七、增能
八、陪伴
九、面对
一、何为焦虑容受力不足。
焦虑:由不愉快的感受与危险将至的想法组成
情境:可能快要失去了。
不愉快的生理感受:燥热,气血上头,头晕,头胀,心慌,口干,尿频,热汗,胃疼……
颜色:红色(革命)。
季节:夏天。
表情:皱眉,低头。
思维:敏捷,思虑难止。
基本行为反应:做出某种行动,以消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例如,在社交焦虑中,害怕丢丑,行动①、回避人群,行动②、主动找话说。又如:在焦虑症中,静坐不能,呆不住。
#与恐惧的区别
情境:靠近必失去,或正在失去。
不愉快的生理感受:心跳更厉害,来的速度更快,更突然,让人来不及判断,发凉向四肢扩散。冷汗。社交恐惧症声音多微小……
颜色:白色(恐怖)
季节:秋天。
表情:张大嘴,睁大眼。
思维:头脑空白,思维迟钝。
基本行为反应:回避,逃跑。
#与恐惧的联系:
都与失去相关。或可能失去,或确定要失去。在生理反应上也有相似处。比如都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尿频等。
因此,与焦虑容受能力相关的应对思路,也适用于恐惧。
容受:
容纳,承受。容纳譬如一个池塘,足够大,以致里面能装水。承受譬如一个人挑着重担子,持续向前走。
焦虑容受力,即与不愉快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呆在一起的能力。
焦虑容受力不足,则受不了焦虑恐惧的生理反应与心理感觉,急于想摆脱它。譬如让6岁小孩,提30斤的重物,又如用50L的桶,装60L的水。
焦虑容受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候,不相同。
用文字描述焦虑容受力不足,是怎样的体验,是苍白的,每个人,当通过觉察训练,或敏锐觉察自己的能力,切身感知到:作为你自己,焦虑容受力不足,是一种怎样的身心体验!在哪些情景与境遇下容易出现?
二、焦虑容受力不足导致的困扰。
1、焦虑泛化:
现象:工作压力大,就有了检查关门,而放假回家,在父母身边,心安了,强迫检查关门自然没了。
这个现象虽然不是典型的强迫症,但每晚强迫检查关门这个现象,是典型的焦虑泛化。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量太大,容受不下了,向外溢,譬如洪水泛滥,泛化到“门是否管好了”,也不确定。而放假回到家乡,呆在爸妈身边,工作焦虑没了,检查关门也就跟着没了。
这个真实的心理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焦虑容受力不足,会导致焦虑向外泛化。
当你看什么都容易焦虑。连类似关门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容易焦虑。乃至看到焦虑症这个词汇,也焦虑,就说明焦虑程度太大,该调节了。
2、强迫症
容受不了身材不完美带给自己的焦虑,就忍不住反复回想别人看自己的样子,反复想象洗涤过程,反复挑选适合自己的裤子。
容受不了开车可能撞人这个焦虑,不开车了。
容受不了可能被传染的焦虑,就反复洗手。
3、恐病者与疑病。
身体有点小疼痛,就觉得可能癌症,容受不了这个恐惧与焦虑。就去看医生,关键是,今天看医生,过几天还想看。看了还想看,没完没了。
4、强迫思维
穷思竭虑:试图用“过度分析、绞尽脑汁”解决问题,而没有直接行动,本质是勇气不够,勇气不够是容受害怕、焦虑的能力不足。
许多人爱说,等我困扰好了,我再干什么,实际上,是焦虑容受力不足,才使人无限拖延,总觉得还欠点“东风”。
还有反复回想过去细节的,通过回想细节的方式,确认自己是安全的,同看医生一样,回想一次后,还是觉得不安,还想继续回想。为什么要确认自己是安全的,因为容受不了不确定带给自己的焦虑。
5、社交焦虑或恐惧:
受不了没话讲的尴尬,就回避社交,或装腔作势,或刻意找话。
6、在广泛性焦虑与惊恐发作里,没有前述关门、回避、看医生、强迫思维等方式遮挡焦虑。而是直接通过躯体渠道释放情感。
A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哮喘、过度换气等。
B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速与惊恐发作、高血压等。C胃肠系统:呕吐、腹泻、结肠痉挛等。D泌尿系统:遗尿、尿频、尿失禁等。
E皮肤系统:脸红、神经性皮炎、耳朵发烫等。
F运动系统:抽动、假性痉挛发作、挤眉弄眼张大嘴巴等。
需要说明的是:儿童焦虑容受力本来都不足,直接通过躯体渠道释放,是正常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他们,不让他们承受过量的焦虑。
7、现实检验力丧失。
焦虑太大,尤其是恐惧时,总觉得自己的担忧是真的。比如,我觉得就是会被传染艾滋。当恐惧很大很大,完全包围了自己时,常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只要一个劲儿的逃避,或强迫行为。
8、长期受到焦虑的冲击,整体容受力不足。
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在发展早期,是局部容受力不足,只在困扰出现时,受不了。当长期受到焦虑的冲击,容易导致,容受力整体不足,被一根稻草压弯了腰。
表现为对极小的生活事件都难以承受。
比如:
A、家人多说几句,就大发雷霆。
B、一宁在12年前,压力大,有天买煤气罐接口,找不到哪里有卖,都痛苦的要崩溃。
C、某来访者,要换租的房子了,感到十分受不了,十分糟心。
D、乃至看到焦虑症、强迫症这个字眼,都会开始焦虑。
由此看来,积极正确治疗焦虑类困扰,是有必要的。当整体容受力都不足时,更为紧迫,这时更不建议自我调节,以免耽误时间。
三、焦虑容受力公式
在容量大小暂时一定的情况下,承受焦虑的强度和时长越大,焦虑容受力越弱。
譬如某人还能背负多少斤的重物,由“身体强壮程度、已背负的重量、已背了多长时间”这三个因子决定。在身体强壮程度一定的情况下,背负越重,背负时长越长,那么,他还能再容受的重量越小。
本公式表明:
焦虑容受力动态变化着。其引导作用有:
1、这对后述的“面对”,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对如何应对强迫症症状——到底该阻断还是该顺从,提供了指导原则。具体运用,参见后述“减时”。
3、让您更加理解自己。
有时候,烦躁易怒,容易焦虑,显得很敏感。不是因为我不够好,不是因为小肚鸡肠,不是小孩子气,而是一直承受的焦虑,已经超负荷了,所以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
虽然常人无法理解,认为对这个小事,怎么有那么大的反应,但我们自己要理解自己。
常人没法理解,多因为他们没能看见:我们的焦虑来源不是平常的学习工作,而是空想的害怕,是挥之不去的内心冲突,而追溯这些心态的形成根源,往往始于成长背景。
成长背景譬如每个人手中摸到的牌,运气不一样,但每个人是一样的。我在咨询中常常对来访者说,任何人在你这个家庭位置、社会背景里长大,也很有可能与当前的你一样。
如果不理解自己,谴责自己,说自己小孩子气,又会增加更多的面对强度,甚至情绪抑郁。
4、防微杜渐,避免进入崩溃状态。
如果你能切身感知到:作为你自己,焦虑容受力不足,是一种怎样的身心体!在哪些情景与境遇下容易出现。
那么你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进入极度焦虑与崩溃的状态。
例如:
D君为了当一个好慢慢、好媳妇、好员工、好女儿,学习工作家庭都非常卖力,有一次单位比赛,推荐她作为单位代表,她无视自己的焦虑容受力状态,爽快答应了,只为当一个好员工,被领导赏识的员工。
因为没有平常心,为比赛准备的过程,非常消耗精神,让自己进入了崩溃境地。咨询时她回忆道,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
如果当初,看见并尊重自己焦虑容受力低的感受和身体素质,就不会焦虑症复发。
她的原话是:“真是上贼船了。没有尊重生命,没有善待自己!”
几乎每个人都愿意尊重与善待自己,但自己的身心状态犹如庐山,我们常常因为身临其中,难以觉察,这简直如久闻其味不知其味一样难以觉察。你可做个实验,在卧室关门窗睡了一晚,早上你起床,继续关上门窗,在楼下走一圈再回来,推门进卧室,你能闻到你家卧室特有的味道,无论它是臭的还是香的。而晚上一直在卧室的你,却没有丝毫觉察!
有能力善待自己的基本条件是,对自己身心状态有准确的觉察,比如此刻,我的焦虑容受力如何?
在后述章节中,将围绕焦虑容受力公式,分别从觉察、看空、减时、增能、陪伴、面对等方面,谈如何提高焦虑容受力。
觉察——是心理成长的基本方法,是能看空的基本能力,是领悟的条件,有时候,本身就能化解焦虑。在前面“三.4”节,你已经窥见了觉察的重要意义。
看空——减少面对强度
减时——减少面对时长
增能、陪伴、面对——增加容量。
四、觉察
1、觉察的含义
觉察,即能够清楚知道当下的“身心内部、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什么微妙的变化。
每个人都有一些觉察力,尤其是在特别痛苦的时候,身体特别疼痛、心理特别悲痛时。但这里强调微妙的觉察,在细微处能觉察,才能防微杜渐,才能掌控情绪。
例:
咨询40分钟后,来访者突然说,我感觉我的身体有力气撑起来,而之前,是悲伤的,同时伴随身体、肩膀无力、下沉。这是对微妙的情绪和躯体反应有觉察。
2、觉察的作用:
①是一个基本功夫,是深度改变、稳定好转的条件,是看空的基本条件,是洞察潜意识的条件。
②本身就能化解焦虑、愤怒、恐惧等情绪。
A、觉察躯体反应。
情绪总是伴随着躯体反应的变化,情绪抽象、空洞、难以触摸,但冷热、发紧、电流感等躯体反应是实实在在的,方便觉察。
情绪越强烈,躯体反应越强烈。当燥热、心慌、头晕、发胀、口感、尿频、热汗、后脑勺发紧等反应特别强烈时。
⑴命名:你知道它是焦虑的躯体反应。是一个来了又会走了的躯体反应,甚至知道是什么想法让你如此焦虑,就不至于惊慌失措,不至于焦虑升级。
⑵观察据躯体反应:
从头到脚,躯体反应很多,不同的躯体反应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需要具体指导,总体而言,胸部头部的躯体反应,不适合注意太久,而腹部腰部腿部的躯体反应适合持久注意。
例如:(焦虑导致的)胃疼时,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以平等心持续感受胃部的疼,疼痛就有可能会减轻。平等心是指,不希望不好的感受快快消失,也不希望好的感受多保留一会儿。如果您做不到平等心,就不要观察胃疼,还不如转移注意力到别处。
当躯体反应不显著时,一般人难以觉察到,以为自己没躯体反应。事实上,情绪一定伴随着躯体反应!
通过观感受的训练,当你有情绪时,你对躯体感受,能第一时间觉察到,特别有新鲜感,这让你知道了:我正有焦虑要升起。就在你知道的这一刹那,情绪往往就消失了。
年,一宁经过一段时间观感受后,有次与邻居发生争执,邻居表现出凶神恶煞的样子,脸都涨红了。我立即注意到,我全身有类似电流一样感觉,一闪而过。这感觉让我特别新鲜,我内心笑了,因为我发现了我在恐惧。恐惧也因此没再继续。
再后来的某次生气即将发生时,我也率先觉察到了躯体反应。这次经验,让我发现,微妙的躯体反应往往先于言行出现,全身的气血也尚未大量运动。因此,对感受的觉察,有让情绪消失在萌芽状态的效果。
观感受如何训练,请常见另外的讲座。
B、觉察意象。
梦,是典型的意象,意象是潜意识的语言,它可以是一副画面,一段无声的视频,可以是声音,可以一种感觉,意象深刻地决定着情绪与言行。意象更加微妙。
在咨询中,与意象对话,常常能卓有成效地调节情绪!在没有系统咨询前,此不适合自我操作。此处仅让大家知道一下。如下相关案例,让您了解更多:
子人格分解运用于疑病症咨询的成功案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