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道焦虑恐慌游离helli

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轨迹给我们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诸多不便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情绪问题有哪些?躯体化症状主要表现为自感发热、乏力、食欲差、胸闷、憋气等。疑病症状有些人看到各类媒体、社交圈报道或是听到周围有确诊病例,医院,或自己有一些轻微症状,就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疑虑重重。抑郁症状有些人会感到心情差、悲观、易哭泣、食欲不振或暴食。恐惧焦虑症状担心发生不好的结果,面对危险感到害怕试图逃避。强迫症状有些人害怕被感染会反复洗手,有些人出现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此次疫情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游离症状大多数人会不知所措,或麻木,整个人处于游离状态。如果真的出现了以上情况,我们该如何身心齐抗“疫”,提高心理免疫力呢?FM东上海之声3月11日下午3点直播的《健康有道》节目为您电话连线了上医院社工部主任陈玲,从多个方面为大家做了分享。手机下载APP蜻蜓FM、阿基米德、喜马拉雅均可在线收听或回听哦~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节目的音频部分

本期节目嘉宾:陈玲

医院社工部主任

国家注册社工师、心理护理师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工专委会理事

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工作校外实习督导

陈玲长期从事一线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管理工作,组织策划开展各类活动,承担并完成市区级志愿服务资助项目,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篇,年荣获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年7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心理上的压力越大,生理上的反应就越强烈。反过来,生理上的不适感会加重情绪的紧张,使原本异常的心理状况“雪上加霜”。就这样心理调控了生理,而生理又影响着心理,面对未知的巨大危险,恐慌是人类自然的情绪反应,我们要接受存在的恐慌。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的需求,接纳现状,直面自己的身心状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平稳度过疫情。科学理性应对按照科学手段,做好有效防护,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出门,不到人多的地方去。觉察身体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2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