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带着痛苦活着

深夜

猫咪

#心理治疗#森田疗法#神经症

(神经症是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这类患者通常求治愈心切,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今天想说一下主治疗神经症的森田疗法,虽说自己不一定会完全应用到,但学习森田治疗法中的“禅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烦恼中起到一定静心作用。

森田的经历

“森田疗法”又称“禅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年创立的,初期取名为神经症的“特殊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等神经症[1],对抑郁症也有疗效。

在森田正马教授病逝后,他的弟子将他这一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命名为“森田疗法”。

说起森田疗法,要从森田正马本人的经历说起……

森田从小就有神经质的倾向,小时候家教比较严格,身为教师的父亲一直强迫着他学习,让他对上学一直心生恐怖。

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森田需要铺着草席睡觉,大人们常常嘲笑和挖苦,这让他问题更加恶化,以致12岁夜尿症都还依然困扰着他,这件事情在年幼的的森田深感痛苦和自卑……

高中和大学期间森田常常头痛,有时心跳过速,特别容易疲劳,那时他总是提心吊胆自己是不是有病,不久他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需要经常服药治疗。

有次森田的父母要忙农活,他们两个月都忘记了给大学的他寄生活费。森田以为父母不再想支持他上学了,对此感到很气愤,甚至想过要当着父母的面自杀。

过后他想了想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气他们,他不打算再治疗自己的病,拒绝再吃任何药,同时他还有豁出去命去学习,想病死和累死自己,好死个一了百了。

但没想到的是,考完试后他竟取得了非常优异成绩,而他的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的症状也在他那段全心拼命,忘记外界的“求死期间”不知不觉消失了……

神经质是主观的臆断

鉴于这样的经历让森田发现原来"放弃治疗,忘记外界的心态",竟会对他的病症起到治疗作用。

在后来对更多神经症病例的研究当后,森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

那些患有神经症质者本能上其实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人人都是非常努力的生存主义者,但只是因为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症状”上,而他们的感觉又越敏锐,于是“症状”也越加严重。

森田疗法纪录片预告:01生存

森田疗法本质与原则

森田根据其对神经质的认识,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重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2],消除思想矛盾(理想与现实冲突)。

(精神交互作用指对某种感觉过度注意,感觉就会变得敏感,敏感的感觉更容易引起注意,感觉与注意相互作用,越来越形成感觉过敏的精神过程。)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

1.顺其自然

  森田把顺其自然看作是相当于佛教和禅宗中的“顿悟”状态。

所谓“顿悟”状态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能力的自然现实存在的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

对其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回避或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要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

  2.为所当为

  森田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两大类别。

对此患者需要学习以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事物;但也要注意为所当为,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事物。也就是要求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除此以外,森田疗法还要求患者面对现实,陶冶性格。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摈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极端的内省与完善欲。

森田疗法的三种方式

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生活互助会

住院治疗是森田疗法常用的治疗形式,森田疗法医院有所不同,会要求单人房间,房间布置得也会像家庭环境一样。

**在日本会有专医院,主实施森田疗法,医院/森田养子创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1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