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病人必须先越过这4个坑

在临床中常会遇见这样一群人,有时他们身边明明没有人,但感觉有人在和自己说话;有时他们在白墙上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小动物在爬行;有时他们整天表现紧张不安,觉得有人跟踪自己。当这些状况出现时,他们会紧张易怒,甚至做出冲动伤人的过激行为,我们称它们为“阳性症状”。

与阳性症状对应的就是阴性症状了,包括反应迟钝、表现被动、思维能力缺损。举个例子也许说起来更形象: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生,逐渐说话少了、成绩下降了,注意力无法集中了、生活疏懒了、不愿出门了,不与人交流了。

精神分裂症不仅复发率高,而且致残率也较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病,有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而致残,确实发人痛心。医生总结了与精神分裂症致残率最为相关的四个关键原因,下面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1.不敢正视病情

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因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患者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需要患者和家庭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有的人选择了勇敢直面现实,克服重重困难,经历过艰难困苦,实现了凤凰涅槃。有的患者生病以后,不是积极治疗,而是以患病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选择回避现实,在困难面前后退,融入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难,最后与社会生活逐步脱轨,使致残的风险越来越大。

2.停药复发

药物对控制患者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冲动等精神分裂症症状,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除了药物治疗以后,社会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康复措施,很多患者既不愿出力流汗,也不愿坚持服药,这是病情复发的最大风险。

服药必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患者受不了副反应,擅自停药旧病复发,再服药,只有剂量加大才能控制。经过几次轮回,家人和患者信心都会显著受损,高质量康复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所以防止或减少复发是减少残疾复发的重要措施。

3、求"胜"心切

期望患者得到高水平的康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家长共同的期待,但是精神分裂症在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方面是显著地不足的。很多家长求胜心切,希望一口吃成个胖子,出发点很好。但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超出了患者的能力,患者想努力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为此焦虑、迷茫和困惑,对前途产生严重的心理畏惧,最后不得不选择了回避和退缩,放弃了艰苦努力,即使家长用鞭子在后面使劲抽,也很难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是一场拼耐心、拼坚持、讲方法、讲技巧的长跑,康复得好与不好,并不在于你能跑得多快,而在于跑到多远,每天一点点的变化,不断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大的变化,能坚持到量变引起质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后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遗憾的是,坚持到终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只是少数。

4、孩子生病,家长无奈放任

偏执、任性是很多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情绪起伏很大,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家长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往往大发脾气,家长难以对付,只好放任孩子为所欲为。有的家长甚至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患者生病,家长认为自己对不住孩子,对患者有求必应,不管要求是否合理,无条件满足一切要求,这样做对孩子康复有害无利。

人天生讨厌变化,喜欢稳定安逸的生活环境,变化会让人产生不适应,引发适应焦虑。当我们适应了无需担责的温室生活,就很难再去适应外面风吹雨打的奋斗人生。

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生病吃药为借口,不按时作息,不讲卫生,不履行基本生活义务,家人稍加管理,患者就会大发雷霆,家人只能缴械投降,任凭患者放纵自我,得寸进尺。时间长了以后,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加速精神残疾的进程。

面对精神分裂症,我们该怎么办呢?

医生介绍到,无论是十多岁的花季,还是二十多岁的青葱岁月;无论是三十多岁的而立之年,还是四十多岁的中流砥柱之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如若不治疗或延误治疗,都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甚至家庭希望的幻灭。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悲剧产生,医院就诊,尽早配合医生进行合理、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

第一次发病往往是治疗的关键,因为这时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最好,如能获得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患者复原的机会最大。通常认为,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关键时期就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后的头5年,如果处理得当,疾病通常不进一步恶化。

家人可以做点什么?

首先,家人可以鼓励患者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很多时候患者认为他们不再需要药物,尤其当他们感到病情好转时,往往便感觉不到药物的重要性了。而过早停药,最终会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家人可以鼓励患者继续服药,陪伴患者及时到医生处咨询。

其次,家人应当更多地尝试去支持他们。有时患者会变得烦闷和忧郁,家人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和支持他,帮助他建立自信。这也许是一项令人感到疲惫而又耗时的工作,但是正因为难能所以才可贵。要记住,有时你小小的支持,就是给他们的大大的帮助。

最后,有时家庭成员自己会变得焦虑和无助。那么你需要做的是放松,跟朋友倾吐你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记住过分的忧虑反而会使事情更糟。

医院

特色诊疗项目

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妄想症、癔症、疑病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植物神经紊乱、多动症、抽动症、语言发育迟缓、遗尿症、智力低下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1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