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我们对他人情感依附上的责任感,却不是人人都有。
红黄蓝幼儿园老师对儿童的侵害激怒了所有人,也让许多人对现实世界充满了焦虑和怀疑。
我们无法理解竟然有人能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我们也无法接受在在如此强大的国家里父母连最基本的保护孩子安全都做不到的无能感,
我们愤怒地咒骂“天堂空荡荡,地狱在人间”,
我们也怀疑这世界到底是真是假。
我们的良心,好像彻底输给了邪恶。
但这并不是个例。
年10月8日,赵先生的父亲被黄淑芬撞飞深受重伤,成为了植物人至今躺在病床上,法院判决肇事司机黄淑芬赔偿85万,她富有却一直耍赖不承担医疗费用,甚至放出厥词要故意耗死老人,两年内只有事发当天现身。
年6月22日,保姆纵火烧死女主人和家里3个年幼的子女,纵火前她曾向雇主借了10万块钱,工作期间还偷了雇主家里价值二三十万的手表以及小孩的手镯典当。
年11月3日,江歌为保护室友刘鑫被其前男友陈世峰杀害,刘鑫不仅没有参加追悼会,还拉黑江歌母亲,威胁不协助调查,其父母也咒骂江歌母亲。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我们无能为力,内心坚持的正义和真理也开始动摇。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那为什么帮助、理解、与人为善的好人却被无情、冷漠、耍赖的恶人陷害?难道有良心是错的吗?
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
自私、狡诈、欺骗是每个人内心的阴影,即便我们小心翼翼地维护现存的关系、利益,也不知道别人心里在打什么算盘。
但是我相信良心,也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有良心的。
人类作为经历了自然界物竞天择淘汰规则生存下来的最高级的群体动物,种族的延续一定不是靠无情、自私和争夺,而是团结、奉献和牺牲。
是良心让我们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如果仅凭个别老鼠屎就坏了我们的大和谐,那才是对有良心的绝大多数的人的辜负。
而没有良心的人,是确实存在的,他们有另外一个称号——反社会人格者。
1良心是个什么玩意儿反社会人格障碍并不像一般的精神病态,更像是性格发展不良,所以在生活中很难被识别。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发布的《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ntalDisordrsIV)的诊断标准如下:
从15岁开始,表现出忽视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普遍行为模式。这可以从下列中的3项(或以上)显现出来:
1.不能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表现为反复出现可以被逮捕的行为;
2.欺诈行为,表现为反复撒谎,使用别名,或为一己私立或快乐欺骗他人;
3.冲动行为,或不能提前做计划;
4.易怒并有攻击行为,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斗殴或言语攻击;
5.毫不顾忌自己或他人的安危;
6.一贯的不尊重他人,表现为反复的不能坚持工作或承担经济责任;
7.缺乏愧疚心,表现为伤害、虐待、偷窃他人之后,觉得无所谓或理所应当;
8.患者至少18岁;
9.在15岁之前出现品行障碍的证据;
10.反社会行为不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过程中;
他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情感淡漠,没有良心。
良心心理学认为,良心是一种建立在对另一生物(通常是人类,但不见得都是人类),有时甚至是对全人类的情感依附上的义务感。
良心与“爱”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跟某人或者某物的情感联系,良心也就不存在。
西方国家每个人中间就有4个反社会人格者,中国每00人中就有3个反社会人格患者(玛莎·斯托特,)。
可能在中国遇见反社会人格者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万事没有绝对。
因为我们无法分辨身边的人到底有没有良心,所以存在隐形炸弹。
反社会人格者看起来和我们常人无异,但因为没有建立在对其他人情感依附上的责任感,所以他们的一生通常花在人际游戏上,花在“赢”上,花在为控制而控制上,而我们,通常就是他们的玩具。
我们总是以为那些杀人凶手、暴动者就是危险的没有良心的人,但更多的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非暴力型反社会人格者——他们通常不会公然犯法,法律也拿他们没办法。
蒋奖、许燕两人在年对名罪犯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调查,发现名罪犯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为32.8%。
罗伯特黑尔和其他调查囚犯的研究人员发现,美国关在监狱里的囚犯大约只有20%是反社会人格者()。
Blackburn年在加拿大的两个监狱中发现,39%的罪犯属于反社会人格者。
换言之,大多数反社会人格者都没有被关进监狱——他们就跟你我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没有良心会活的更幸福吗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能够完全摆脱良心,不会有任何道德上的顾虑,也不会有罪恶感,你会做什么事情?
玛莎·斯托特(哈佛知名心理学医师)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典型的答案是:“哇”或是“我的天啊”,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我们在沉默中想象自己变得更加厉害,即使说不清楚自己究竟会做什么。
如果没有良心,我们就会变得更厉害、更幸福吗?
○反社会人格者会毁灭自己
完全不受良心约束的人有时候能够取得权力和财富,起码在一定时间内能做到。
这个观察结果实在很难推翻——历史上许多的侵略者、帝国创建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和财富。
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屠杀犹太人;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
然而多数实施过大规模屠杀的坏人下场都很惨淡。
希特勒饮弹自杀,而据说他的尸体被人用柴油烧掉;
墨索里尼被枪杀,尸体被倒吊在广场上。
潜伏在你我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也一样没有好下场,他们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反社会人格者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赢,追求刺激,对冒险上瘾,而他们之所以会上瘾是因为治疗“刺激过少”的最佳方法就是我们的「感情生活」。
我们跟其他人的情感联系、协调磨合以及跟其他人在一起时那些快乐和痛苦的时刻,都能给我们带来刺激。但反社会人格者却没有这样的感情依附。
这直接导致他们为了赢甘愿冒一切风险。
《心理追凶》里的汪海澄为了打败哥哥,不惜将他杀害,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在监狱中度过一生。
汉纳的爸爸为了看到自己“好丈夫好父亲好领导”形象毁坏后人们的反应,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小偷,锒铛入狱。
多琳为了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抛却心理医生的职责,使计害对方即将出院的病人精神崩溃,最后被吊销执照,四处迁徙。
他们最后都受到了惩罚,残忍无情并不会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好。
○反社会人格者容易得疑病症。
反社会人格者对自己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