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案例探讨

本次讨论从一个病例入手。患者李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日幻想、怀疑有人害自己,易怒,失眠等,医院住院治疗半年。住院期间服用奥氮平3个月,后加用氯氮平3个月,症状仍未改善,且治疗3个月后体重突然明显下降,医院,经过17天的治疗,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并出院。

那么,是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促成该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改善的呢?此外,通过此病例,刘老师还提出了两个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假说及药物半衰期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患者用药时是否必须严格按照指南来进行。针对这两个问题,报告中,于欣教授,司天梅教授和江开达教授都给予了充分的探讨。

下面是来自哈尔滨医院刘薇教授在CSP大会上做的“《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案例探讨》报告视频,本报告内容丰富详实,各位专家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本案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请大家观看完视频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假说一直是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增多,我们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可以缓解症状,并没有针对多巴胺的增多进行处理,为什么就可以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这是我们需要长期服药的原因?后续停药症状不再出现症状的患者,是引起多巴胺增多的病因祛除了?还是耗竭或功能缺失?是功能缺失的话,是不是就出现了认知和阴性症状的结局--痴呆?药物存在着半衰期,以卓乐定为例,它的半衰期是7个小时,我们往往根据饮食习惯,选择中午和晚上餐后半小时内给药,超过半衰期时间,患者也不出现症状的波动,为什么?是降低了受体的敏感性吗?是不是解释了氯氮平的快速结合和快速解离?如何理解多巴胺的半衰期只有2分钟?

问题2:这个患者阴差阳错的肌注和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了,患者也没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症状很快改善。关于序贯治疗的时间:

郝伟老师说过:抗精神病药三天才能达到有效和稳态的血药浓度,三天才会起效,是不是第一天就可以同时给口服药?

江开达老师说:no,必须按着指南来,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发言人介绍

刘薇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著作五本,发表文章被SCI收录一篇,影响因子2.,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曾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主攻精神分裂症病因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应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惊恐障碍、疑病症、分离性障碍等)、精神分裂症、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造诣。

相关推荐:

司天梅:精神分裂激越患者的诊疗思路及药物干预江开达:精神分裂症全病程优化管理刘薇:《中国激越精神科处置专家共识》解读之药物干预精神分裂症PBL诊疗(上)精神分裂症PBL诊疗(下)李涛: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管理吴仁容: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设计

大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精神医学大会(CSP)暨第六届亚洲精神分裂症研究学术会议、第十三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于年8月2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医院承办,主题是:了解早期疾病改善长期预后,早诊断早治疗维护心理健康。

期待您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1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