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寂寞·爱相守
和春天一起温暖你,
和星辰一起聆听你!
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联合
芒果微基金开设心理援助栏目
有网友求助:“现在,一切都开始逐步回归正轨,可我依然觉得自己是潜在危险者,怎么办?”
湖北之声主持人吴阳和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心理专家团队主力专家、美国催眠师协会(NGH)认证催眠治疗师钱堃进行对话,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
01
壹
医生说我没事,但是我还是不相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病”的表现,就是“疑病症”。该类人群总怀疑自己“有病”。但是,经过检查,并没有任何毛病。
另一个特征为“躯体化表现”。当心理紧张和焦虑时,身体会有相应的反应。比如,会心慌、胸闷,甚至肠胃都会出现问题。这些表现都跟我们的情绪有关系。
当我们比较焦虑、紧张的时候,我们的肠胃也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肚子痛或者腹泻。
如果这些表现又与新冠肺炎的症状比较相似,这些本来没有生病的朋友们,就会不自觉地强化自己“已经生病”,不自觉的对号入座。对于这类朋友,就可能患上了“疑病症”。
如此恶性循环,新增的焦虑感又会使“躯体化表现”更加明显,无法跳出来。
02
贰
意识上接受了诊断结果,但身体却不相信,Why?
若是出现类似状况,不受控制的焦虑、紧张,这就是深处的“潜在的焦虑”。
这时候需要反思,结合自己日常身体状态,去思考在疫情发生前,是不是生活就已经没有规律,导致了担忧情绪的升级。
03
叁
摆脱“疑病症”,该怎么做?
可以尝试在现阶段给自己制定一套可行的锻炼计划,让生活有规律,让身体和心理慢慢好起来。
首先,要解决对身体的担忧,尝试制定一些锻炼计划。
其次,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焦虑情绪,让自己逐渐跳出恶性循环。
最后,要适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