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VS后疫情期,考生怎样做好自我心理

后疫情期间,高考生面对学习节奏的变化、考试推迟的压力、细碎的防控管理,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那么,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心理建设和调适?看看这位老师的建议。

嵊州中学李铭

庚子高考季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特别是假期延长后的高考生,更是倍感压力。在四月中旬复学之后到本学期结束这段时间,如何应对后疫情时期的各种身心反应与可能性,尽快实现心理“复位”,是摆在所有高考生面前的首要任务。

医院精神科的吴皓医师预测,疫情之后的身心转归,存在四种可能性:1.适应性改变,即危机后的成长。疫情利用了外在资源,触发了内在资源,发现了自身潜能,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2.一过性改变,即恢复至原先水平。在疫情中慢慢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外界的支持、自身的调节,从而恢复到原来的心理健康水平。3.伤痕性改变,即痊愈但有心理损伤。在疫情中,心理受到一定损伤,有疤痕留下,这个疤痕是愈合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件时,可能会重新触发这个伤痕。4.瓦解性改变,即出现崩溃反应。在疫情中遭受一些创伤性事件,可能会出现失控情绪,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持续地陷入抑郁状态,导致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

对于后疫情下的高考生来说,难免会产生各种宅家后遗症、网课后遗症、疫情后遗症,从而出现各种新的心理困扰。然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疫情影响,不同个性的不同心理能量,不同年段的不同学业压力,必然会带来不同的身心反应。上述四种身心转归的不同类型也肯定会以各种形式在高考生群体当中陆续呈现出来。那么,大家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心理建设,实现正向转归呢?

预防心理危机

有关部门根据疫期心理状态调研,分析得出疫情期间中学生反映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下:认知困惑(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0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