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都会为未来适度的忧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明天计划打算。生活经验也确实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是,过分的忧虑,那就是一种恐惧;而不停地去担忧,搞得人心惶惶,那就容易陷入焦虑心理。
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这种理性的忧虑,以免落入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问题状态?这是一个比较严肃而重要的生活认知和技术问题。
案例故事:你好,我有点恐惧未知,未发生的概率极小的事情。因为亲人的去世,去世的是我亲生父亲。我和妈妈还有现在的爸爸,奶奶一起住,他们都对我非常好。下班了就回家,和爸妈说说话,玩玩手机,就睡了。
最近情况是这样的,我有点疑病症了。不停百度对号入座,觉得自己就是这个病那个病。白天精神较紧张,总是忍不住百度,即便是概率很小的病,我还没有症状,也去恐慌,夜晚就好些。
有点焦虑症倾向,白天比较不安、紧张,晚上入睡了就好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情绪又低落了,请问怎么调节为好?
舵主导航:分析及建议。非常理解你的这种对疾病的担忧情绪,以及对于未来的焦虑心理。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几分担忧。担忧心理其实也正是我们积极行动的动力源头之一。同时,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疾病,这也是作为生命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如果,一点也没有疾病方面的担心,完全没有预防疾病的意识,那无疑是对自己生存的一种最大威胁。而且,自己还有亲人离世的痛苦经历,前车之鉴的伤痛会加深对于疾病的担忧情绪。
总之,从你的描述上来说,这些疑病心理和对于未来的担忧心理,本身是符合逻辑的,正常的。是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状态。问题在于,这个程度有点过,超过了正常的尺度。这方面,你自己也感觉到了。
从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你对未来充满恐惧,害怕自己患病,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不安,很理解你的感受。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确实容易造成更大的困扰。
希望接下来的分析和建议,可以缓解你的焦虑情绪,让你的生活步入正轨。
1、适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