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的情绪该如何安放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314859.html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们齐心协力

一定能努力治好她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疫情之下我的情绪该如何安放

随着此次疫情爆发,

我们看到了很多情绪的爆发,

焦虑、恐惧、无助、绝望、愤怒......

都无处安放!

无论是一线医护人员、

确诊病人、被隔离的人员,

还是普通大众,

都被情绪感染着,吞噬着,

这到底是怎么啦?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Part.1

疫情下的应激反应

上述情绪反应,属于因疫情导致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个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和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抑郁等。这些反应不单取决于外界的刺激物,还与个体的认知,经验,信念和性格有关。

适当强度的应激反应对人有积极的意义,它可提高人的警觉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而过度和过于持久的应激反应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是有伤害的。正常的应激反应会随着刺激源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就是说随着疫情的好转和结束,这些应激反应会逐渐降低至消失,我们的情绪也会逐渐得到平复和缓解。但是,也有部分人的应激反应会持续下来,不能自行消失,于是就出现了应激障碍。为什么会如此呢?

Part.2

不被允许的负面情绪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地、情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担忧等情绪,但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的这些情绪不被鼓励,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的这些情绪是被压抑和隔离的。压抑和隔离,不代表这些情绪不存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许哭,你是男子汉。

你别难过了,要坚强起来!

不要生气了,显得那么没度量!

你要控制住情绪,你要想开点,伤心有什么用,别总是这样,你要充满正能量......

太多太多言语,让我的这些负面情绪一次次被压抑。是的,我们认为,这些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不能接纳的、不理智的,我不应该有这些情绪,我不应该感到愤怒,不应该感到伤心。所以,我一次次用理性把这些情绪隐藏起来,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平静,更理智,更成熟。于是,我开始逃避情绪、否认情绪。有人把脏水泼到我身上,我大声说,我不生气;我的亲人离开了,我哭着说,我不难过;我看到疫情的蔓延,恐慌的喊,我不害怕......我假装淡定,我若无其事,一遍遍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应该生气,我不能伤心,我不害怕,我没有情绪。

但是,情绪不会因为压抑而消失。

如果你把家里的垃圾扫到床下去了,看不见了,垃圾就没了吗?如果我们天天把垃圾扫到床下,总有一天会扫不进去的,对不对?如果你把破旧的衣服、脏兮兮的袜子塞到沙发的缝隙,它们就彻底消失了吗?如果我们总是把脏了的衣袜塞到沙发缝隙里,总有一刻塞不进去的,对不对?每到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把床下的垃圾,缝隙的衣袜清理一下。

同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的罐子,我们压抑的情绪就被装进这个情绪的罐子里,当这个罐子装满的时候,装不下的时候,就会爆发。所以我们会经常的看到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因为一个小事而大发雷霆。那是因为他被压抑的太久了,罐子已经满了,必须清理,必须爆发。

垃圾会发霉,脏了的衣袜会发臭,那负面情绪积攒多了,也会发霉发臭,会对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据专家统计,90%的疾病,来自我们的情绪。

90%的疾病都来源于我们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生物体的一部分,比如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脸红脖子粗,心跳加速,当我们恐惧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身体紧缩肌肉紧绷,会变得异常敏感,当我们紧张的时候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内分泌纷乱,引起肠胃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所以我们的情绪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哈佛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病来自我们的内在,来源于我们的情绪。在疫情期间,会出现哪些情绪呢?

Part.3

疫情之下会出现的心理现象

1.极度的恐惧和焦虑,强迫行为、疑病症状。

2.无所谓的态度,侥幸心理

3.正确观念,正规防护、正确认识疫情

4.积极援助、做公益,有的没有参与而懊恼,有的甚至献出生命

5.怀疑恐怖分子

6.他人与我无关

7.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zz/10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