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就是——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常见的就是脑梗死和脑出血。年10月,中国卒中协会发布《中国卒中流行报告》称: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别以为中风离你很远,中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渐渐成为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新“主力军”!
(影视剧照)
中风病人若及早抢救,大多能救回一命,但是将近一半保命后的中风患者从来没有或不知道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于自己后期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没那么 一般来讲,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则可在病后7天开始进行。
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PT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ST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
提倡早期康复训练,是将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转化为正常运动模式。所以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会走进以下一系列康复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
由于对康复治疗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医院都没有正规的康复科,宣传不够再加上老百姓康复观念薄弱,就造成了中风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只打针吃药,导致康复效果差。
误区二:迟迟不进行康复训练,错过康复治疗黄金期
最好的康复时机是在发病三个月内,这是“康复的黄金期”,发病六个月以内的治疗效果都会比较好,治疗超过六个月就开始进入平台期。
误区三: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用力练腿
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
误区四: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不讲究方法
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
误区五:忽略心理关怀
中风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他们常常会因为中风而变得抑郁。据统计,40%~70%的卒中患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家属不及时察觉和干预,不仅严重影响康复的效果。家属应多鼓励关心病人,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康复的意愿。
医院有专业的作业治疗师(OT),指导患者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恢复或改善生活自理、学习和职业工作能力,对患者很有帮助~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