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理学第三篇精神症状选编11

Mutenessmutism缄默症

成人的缄默症主要见于两种情况:一是畸张型精神分裂症;一是歇斯底里。

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说话,照例还有其他精神分裂症症状,尤其是畸张症症状,且缄默症本身也具有畸张症的特征。

歇斯底里者不说话,照例是病人感到或自认不能说话,他可以也愿意和人笔谈,不识字的病人则用手势与人交谈。有些病人的表现很容易辨认,例如,他吃饭喝水毫无困难,而医生请他张嘴练习发音他却根本不干,好像张不开嘴似的。这与失音症(aphonia)是一回事。

所谓选择性缄默症(electivemutism)见之于儿童。这种儿童在某些情况下说话正常,也能理解别人的言语,但在另外的情况下却一言不发,往往避开人群独处。DSM—Ⅲ-R采用ICD一9的分类编码,归到里,也就是把它看做一种情绪障碍。ICD-10归到F94,即社会功能障碍,与F93情绪障碍并列,其实这两类关系密切。

mysticalexperiences神秘体验

神秘体验主要见之于精神分裂症和分裂人格,表现多种多样,这里只能举一些例子。

(一)奇迹体验

病人面对一般人认为毫无意义的事件时感到非常意外,觉得是一种奇迹。如果我们把奇迹定义为概率很小的事件,那么,我们每天都要遇到许多的奇迹。举例说,四个人打桥牌,每发一次牌都可说是一次奇迹,因为5张牌分给四个人有大约10的30次幂种不同的组合。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奇迹,总是具有重大价值(不论是吉是凶)的事。可见,病人把毫无价值的事件视为奇迹,意味着价值系统的破坏或崩溃。在第7章7.1里有一个例子,说某病人在公共汽车站候车时见一只小飞虫围绕着他飞来飞去,他感到异常奇怪,觉得是个奇迹。

(二)预兆体验

人们有时会有不祥的预感,尽管说不出什么道理,但预感到“要出事儿”。这种预感是可以理解的,分析起来可以发现,当事人也许近来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也许心情不好或紧张不安,也许面临某种转折点,或者没有睡好觉,身体有不适感,或者环境中发生了某种反常的情况,以及诸如此类。病态的预兆体验却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某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出归来,把衣袋里剩的一把硬币随手往床上一扔,接着便去食堂吃饭。他一见食堂的菜牌,立刻感到应验了征兆。他认为“把硬币往床上一扔”这件事是“食堂出售溜鱼片”的预兆。病人讲不出什么道理但确信不疑,这是不可理解的。

(三)预定调和体验

日常生活中许多无关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我们照例视之为纯属偶然,谁也不去理会它。病人却不然,他感到同办公室的甲乙丙丁四人各穿什么衣服,按什么次序先后进入办公室,各做些什么事情等等,都显得十分和谐,有条不紊,配合得天衣无缝,使病人感到非常奇怪,认为是事先安排好了的。这种体验本身并不构成妄想,也可以没有任何妄想性解释,病人只是感到这种预定调和(pre—establishedharmony)令他不可思议。有些病人的体验涉及甚广,不限于人们的活动,还包括天气变化、花开叶落以及鸟鸣犬吠等。这种体验有些接近宗教徒悟道的体验,即教徒感到万事万物的和谐背后有神的安排。可惜,病人的类似体验不但不引向信仰,反而逐渐走向精神功能的瓦解。

(四)疯狂体验

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感到周围人都发疯了,在他们看来,人们的言语行动都变得奇怪、荒唐和不可理解。用相对性原理来看,这正说明病人原有的正常心理结构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五)物化体验

《齐物论》里把庄周梦为蝴蝶一事称之为“物化”,此处系借用。蝴蝶梦是一个美妙的寓言,它启示凡人不可执著于荣华富贵。陆游有“一树梅花一放翁”的佳句,这反映了诗人酷爱梅花之心,也是诗人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诗人似乎变成了一棵一棵的梅树。病人却不然,他突然感到自己变成了挂在房顶上的电灯泡,或者屋角里的一个废纸盒,既非深思的产物,也没有任何人生喻义和审美价值,只不过使人感到奇怪而不可理解罢了。

(六)离心影响体验

病人感到,他的思想可以直接影响客观世界,至于究竟是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产生的,病人并不明确。这种原发性病理体验本身并不包含任何解释和说明。这和常见的具有被害性质的影响妄想不同,因为影响妄想是向心的,病人感到或认为某种外力在影响着他。

(七)被洞悉感或内心被揭露体验

见相关条目。

所谓伪哲学思想可能与神秘体验有关,但性质不同。例如,一位病人认为精神和物质可以直接变来变去。他声称,他近半年多来拒不见人,是由于他在潜心研究和确定一个“宇宙互换公式”。他认为,这个发现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伟大。另一位病人写道:无穷大和无穷小在无穷远处相遇可以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有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态体验和观念似乎与脑子里的异常感觉有联系。一位病人说,当他思考顺利时,他的思想是从大脑额部往后走。反之,思想从后脑勺往前走时,他的思想就完全乱了套。另一位病人说,他思考时,思想总是从脑子的某一个点逐渐向四面八方展开,若进行顺利,他就能想通各种问题,似乎“一通百通”。可是,思想总是跑到某种地方就出问题了,也许是碰上了大脑的某一条沟或凸出处,他感到很难受,突然,像关电门一样,思想完全乱了,前功尽弃,只好从头想起。

病态神秘体验牵涉广阔而复杂的领域,精神科医生对此应有一定的知识。至少有五种情况需要加以区别:①宗教体验;②哲学家的神秘主义(mysticism);③巫术思想;④文学艺术家的审美体验;⑤一般常人的神秘体验。可以说,宗教家和哲学家关于神秘体验的陈述总是蕴含着某种人生观,甚至有明确的道德寓意。《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说,某书生行到山林中,见一巨大的白蘑菇,遂提笔在蘑菇上写了个字。夜间,一怪物入室,一张大白脸,脸上留有书生在蘑菇上写的字。显然,这怪物就是那只大蘑菇。这个故事很有趣,但无任何道德寓意。如果有人相信确有此等事,那只是一种巫术思想,与宗教及哲学无关。一般常人的神秘体验是短暂的,且限于偶尔发生,事后对行为和人格没有什么影响,这是与病态不同之处。

neurasthenia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分为三组:①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②情绪症状;③心理生理障碍。

(一)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以前的专著和教科书把精神易兴奋与情绪易激惹混为一谈,把这组症状称为易激惹性软弱(irritableweakness),是不恰当的。

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不论是工作、学习或看书报,还是看电视、听广播或与人晤谈,都可以引起许多杂乱的联想和回忆。这是一种主观体验,病人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因此不同于轻躁狂的心情高涨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引起兴奋的事件并不一定是令人不快的,甚至可以是令人愉快的,例如与久别重逢的亲友晤谈,但由此而引起的兴奋本身却被病人体验为不快,尤其是持续较久而病人觉得控制不住的时候。还有一点不同于躁狂的地方是,思想倾向于兜圈子和重复,杂乱无意义而使病人苦恼,而躁狂病人的思想内容具有新奇性甚至创造性,不断推陈出新,引人入胜。精神兴奋可以没有明显的诱因,如独自静坐或卧床休息时立即出现许多杂乱的联想和回忆,没完没了,使病人感到无法控制。但是,临床病例最常见的情况是,病人的思想活动伴有烦恼的内容,病人联想和回忆的内容几乎都是过去不愉快的经历、现在使人苦恼的事件和处境,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失败和意外事故。躁狂病人的心情愉快,所以不存在需要加以控制的问题。神经衰弱病人明知胡思乱想无补于实际,却陷在里面出不来,自认控制不住却又极力想控制它,这是一种心理冲突,也许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最简单的形式。

注意力不集中与精神易兴奋往往是同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病人容易因外在环境的偶然无关刺激或变动而被动地转移了注意;另一方面是思考不能专注于某一个主题,联想和回忆不断地把思想引入歧途,甚至远离当前思想的中心。对于后一情况,病人往往把它描述为“脑子乱”。

精神易兴奋的另一表现是感觉过敏。不少病人畏光,喜欢留在比较阴暗的地方,出门戴有色眼镜,在家白天也喜欢放下窗帘,甚至连鲜艳的色彩也可以使病人感到不快。对声音过敏也很常见。病人怕吵闹,喜安静,讨厌孩子多和人多,家里人开放收音机或录音机往往使病人厌烦,甚至感到受不了。皮肤感觉过敏也不少见。有些神经衰弱病人不愿意穿浆洗过的硬领衣服,感到难受;裤带也总觉得太紧了,放松一些似乎才好受一些;有些病人刮胡子也感觉疼痛。一句话,健康人完全无所谓的普通刺激,病人却感到难受甚至疼痛。

某些神经衰弱病人在起病初期只有精神易兴奋而精神易疲劳却不明显。大多数病人一开始起病就同时有精神易疲劳。

疲劳是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它很少会使健康人感到强烈的不适,相反,疲劳后的休息常常是一种享受。健康人的疲劳是容易消除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尤其是一夜睡眠以后,精力便恢复了过来。作为神经衰弱的症状,不仅是容易疲劳,而且疲劳使病人特别难受,休息和睡眠也不能消除它。

疲劳有三种:①正常的疲劳。一般地说,疲劳的程度与从事某种活动的持续时间成正比。如前述,它很少引起强烈的不适感,而且容易消除。②躯体疾病时的疲劳。多种躯体疾病,如急慢性传染病和各种消耗性疾病,都可伴有疲劳不适感。这种疲劳可以视为躯体疾病的一个症状。休息不能消除它,但随着疾病的好转,精神和体力也就恢复了原状。③情绪性疲劳。这种疲劳是跟各种不愉快的情绪或心情密切相联系的。休息不能消除这种疲劳,服用补品也无效。只有当心情舒畅了,疲劳才会减轻以至消失。医生所见到的神经衰弱病人的疲劳主要是情绪性的,这是长期心情紧张、烦恼、苦闷压抑感等引起的。

神经衰弱的疲劳具有弥散性。健康人看书累了听听音乐可以消除疲劳,工作学习疲劳了,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照样可以兴致勃勃,甚至看专业书籍累了,换一本消闲读物接着看便不感觉累了。神经衰弱病人却不然,他们几乎干什么都觉得累。

神经衰弱性疲劳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一位病人诉述她进行业务性交谈不能超过一刻钟,否则就“累极了”,“脑筋就转不动了”。可是,她在诊室里与医生交谈足足一小时始终兴趣盎然,没有任何所谓脑筋转不动的迹象。

还有一个特点,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相反,病人苦于“力不从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有抱负、有追求,不甘心于混日子。这种心情跟抑郁症是不同的。当然,短暂的灰心丧气是难免的。但最典型的神经衰弱症状是疲劳与精神兴奋二者相结合,病人在感到疲劳的同时,心里想得却很多,欲念十分活跃。

精神疲劳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而只有体力疲劳却没有精神疲劳便不是神经衰弱的症状。从事体力劳动的神经衰弱病人往往并不以精神疲劳为主诉,但一经医生仔细询问,仍然可以发现有精神疲劳的某些表现,如不像过去那么机警精明,自觉“容易犯迷糊”,算账容易出错,听戏、看电影稍久感到难受等。与此相反,知识分子患神经衰弱照例以精神疲劳为主诉,诉述脑力劳动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注意不能持久,感到思考困难、思想杂乱无条理,诉苦记忆差,如提笔忘字、刚看过的书报似乎一点也记不住等。尤其特征性的是,不愉快的经历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简直念念不忘,而工作学习方面的事却诉苦完全记不住。

(二)情绪症状

迫切求治的神经衰弱病人几乎无例外地都有情绪障碍。神经衰弱的情绪障碍本身是痛苦的,它们同时又使其他症状加重而更加难受。

神经衰弱的情绪症状主要有三:烦恼、易激惹和心情紧张。这三种情绪普通人都难免会有的,因此,从临床诊断需要出发,规定一些经验的标准以区别病态与非病态是必要的和实用的。作为神经衰弱的症状,情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缺一不可:①病人感到痛苦,倾向于见人就诉苦或求助求治;②病人感到控制不住或摆脱不了;③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例如,一点小事就大为生气或心情很紧张,或者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烦恼.长时期总是如此。

1.烦恼

大家都知道烦恼是怎么回事,但要下个定义却很难,A.Challman()说,他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烦恼的描述性定义,即使是语言学很有造诣的烦恼者也无法表达得令人满意。

重要的是必须将烦恼区别于焦虑。焦虑作为一个症状,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忐忑不安和提心吊胆。烦恼则不同,它总是有现实的内容。我们可以为柴米油盐或经济拮据而烦恼,也可以为住房太挤而烦恼。工作不顺心、学习成绩不佳、孩子不听话、夫妻闹别扭、各种人际关系不和等等,都可以是烦恼的内容。

烦恼似乎是自找苦吃。我们明明知道,麻烦和困难不可避免,烦恼无济于事,但我们还是照样烦恼。就这一点而言,健康人和神经衰弱者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理智对于烦恼似乎不起作用。年代初,作者和一位病人多次长谈,发现病人哲学修养根底很深,颇受教益。原来他是位哲学专业工作者,曾留学法国,回国后从事西方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尽管人生的哲理知道得很多,他的烦恼却丝毫也不减少。

精神科门诊的神经衰弱病人,至少有一半有显著而持久的烦恼。他们几乎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在烦恼之中过日子。健康人区别于这种病人之处在于并非没有烦恼,而是有烦恼也有愉快和欢乐。一个人愈是企图通过思考去消除烦恼,他就会被烦恼缠得更紧而脱不了身,这是烦恼设下的陷阱。人们大多能看到,烦恼和欲望直接相联系,神经衰弱病人也不例外。可是,事情的另外一面是,烦恼和满足欲望的有效行动成反比,神经衰弱病人却很难领悟。神经衰弱的烦恼,关键并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未能将“我不要烦恼”的愿望变成“我要快乐”的实际有效行动。显然,病人的情欲受着过分的压抑或控制乃是症结之所在。病人的控制不住实际上是过分控制的结果。压抑并不能消灭情欲,相反,它势必造成情欲反抗地加强。这就使心理冲突尖锐化。过分压抑或控制意味着“我要”的意志受阻,有效行动遂被扼杀了。过分的压抑或控制使病人丧失自知之明,他们往往不明确自己所需要的和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行动遂失去了目标,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病人在诉苦一大堆烦恼之后继之以问医生“我应该怎么办”是非常典型的。而面对烦恼,各人自有一套摆脱它的行动办法,是健康人的共同特点。

.易激惹

易激惹指容易生气和发怒,容易急躁,一点小事就急得不得了,按捺不住。

要区别精神病性易激惹和神经症性易激惹。如果病人并没有难受和痛苦的内心体验,或者并不感到自己失控,甚至否认发脾气的行为事实,或者事后并不觉得不对或不好,甚至大怒之后马上就变得好像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便不是神经症性的。

神经衰弱病人的易激惹的典型形式是反复发生的三部曲:急躁发怒一后悔一加强压抑和控制,而经过长短不等的时间后这三部曲又重演一遍。病人在后悔和加强控制时还常常感到委屈。

易激惹很容易损害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不融洽又使易激惹趋于恶化。

由于极力压抑自己的愤怒、怨恨和不满,易激惹可以发生变形,常见的有:①容易伤感。看电影、看戏剧或看小说忍不住流泪是典型的。病人说,他们过去并非如此,不知为什么病后变得这么脆弱了。②好打抱不平。在街上或公共汽车上遇见不讲理或仗势欺人的人,就忍不住和人家争吵起来。病人本来是局外人,但往往比当事人更加气愤而且久久不能平静。对不正之风十分愤慨,谈起来愈说愈气愤,不能自已。③弥散性敌意。“瞅着什么都不顺眼”;有时不知为什么冒出幸灾乐祸的思想来。

3.心情紧张

持续的心情紧张而不能使自己松弛,是很难受的,往往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劳感、失眠、脑力活动效率下降等痛苦的症状。

一部分神经衰弱病人以心情紧张而无法松弛为主诉。这种病人照例认为得病的原因是工作学习过度紧张。这是一种误解。每个健康人都有张弛自调节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在繁重困难的任务面前,我们自然会紧张起来,这是必要的,但紧急情况一过去或者工作暂告一段落,我们又可以使自己松弛下来。所谓过度紧张,实际上是指社会和客观情况允许甚至要求我们松弛的时候(例如吃饭、休息和睡觉的时候),我们仍然保持持续的紧张而不能放松。这是张弛自调节能力发生了障碍,是神经衰弱的症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过度紧张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迫感。感到任务迫在眉睫或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从来没有事情告一段落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有些人甚至游公园、逛商店也是匆匆忙忙的,下棋、打牌也老着急催别人。

()负担感。总担心事情做不好或失败,怕犯错误,怕丢面子,争强好胜,这样一来,生活、工作、学习全部成了负担,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不能因工作、成绩和学习有心得而感到满意和愉悦。

(3)自控感。感到必须加强自我控制,似乎稍有松懈,便会使工作、学习失误,或者自认不应该而过激的言辞和情绪就会迸发出来。

(4)精神过敏。感到自己不冷静了,容易着急不耐烦,容易因偶然的刺激(如突然的关门声、闪过一个人影等)而产生惊跳反应。有人甚至常猜疑领导或老师不信任自己,或者人们在背后议论自己。

(5)效率下降感。感到工作、学习进展缓慢,质量不佳,尤其是自认比过去更加努力成绩却下降了。实际上,至少别人还看不出来。

(三)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实际上指的是生理功能障碍,只是这类症状跟病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有:①睡眠障碍;②头部不适感;③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障碍。

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是失眠。ICD一10()对非器质性失眠(F51.0)的定义是:失眠是一种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情况,且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诊断失眠的首要考虑不是睡眠实际时间少于一般所谓正常睡眠,因为不少人(所谓短睡者)长期睡眠很少而并不自认为是失眠者,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精力充沛,也没有任何痛苦。

难于入睡、诉苦多梦和醒后不解乏,使病人对睡眠的时间估计偏少。病人估计的睡眠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之差,可以叫做回顾性失眠。有些病人诉述整夜不眠,而他们的配偶却听见病人打鼾,这叫做睡眠感丧失。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因素有:①对失眠过分担心和重视;②对做梦有误解,以为做梦等于没有睡甚至比不睡更坏,其实,做梦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③躺下未入睡前思绪万千,烦躁不安,愈着急愈无法入睡,并且不良情绪使病人对卧床后入睡前这段时问估计过长;④把白天的各种不适感和不快情绪都归咎于失眠。有一位病人说:“我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失眠,只要你把我的失眠治好了,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医生和病人谈起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烦恼问题,病人说:“这些我现在都根本不去想它了。”显然,为失眠而烦恼实际上起了回避现实的作用,也可以说对失眠的烦恼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神经衰弱的失眠最常见的情况是,与其说是夜间睡眠太少。毋宁说是睡眠和觉醒的节律紊乱。病人白天发困或打瞌睡,夜间却兴奋不眠。开会听报告或看书时很容易打盹,干脆上床去“正式”睡觉吧,却一点睡意也没有了。有些病人白天常卧床或躺在沙发上养神,这很像有些孩子一天到晚零食不断,而三顿饭却不好好吃。

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头痛。头皮下和后颈部的肌肉紧张被视为这种头痛的主要根源,但血管性头痛也可能同时存在。病人的典型诉述是持续的头痛和头昏,头顶有重压感,头上像箍了一个箍儿似的紧束感,后颈部发僵发硬地难受,脑袋发胀等。有时,病人把多而杂乱的联想和回忆以及并无成形的观念内容的精神兴奋描述为脑子里难受,头脑发昏和不清楚,像轻度醉酒似的,把它们和头痛混为一谈。

内脏功能障碍通常只限于个别的器官。如果症状很多,几乎遍及各处,则应考虑焦虑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的可能。神经衰弱最常见的症状,首推消化系统和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障碍也不少见。

以上的描述主要限于横断面。下面简单讨论一下神经衰弱的病程。

总的说,神经衰弱起病较慢,病期迁延。少数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起病与重大生活事件相联系,如高考落第、失恋、亲人死亡等。如果病前人格相对健全,这种急性起病的病例预后良好,症状往往持续不太长便逐渐走向恢复。一部分病人病情轻重有明显的波动,令人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情多病情便加重,反之则症状较轻。还有少数病人在病程中有两种不同的临床相交替出现,一种状态以精神易兴奋为主,另一种状态以精神易疲劳为主,但都伴有不适感和不快体验。

病程和结局主要取决于人格和生活处境这两个因素。恰当的治疗可以促进康复。









































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6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