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疾病的遗传风险什么情况下可怀疑

1.怎样判断疾病的遗传风险?

首先,要考虑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应该咨询遗传咨询师或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后者凭经验或通过查阅相关疾病的文献资料,明确主要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遗传病要考虑外显率和发病年龄等。什么是外显率呢?是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有些遗传病外显率低,使得部分真正患病的个体不会表现出疾病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人。其次,要对致病基因做一个全面评估,不同遗传病可能有同一致病基因、同一遗传病也可能有不同的致病基因,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遗传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母系遗传)和外显率,即使对于同一个基因来说,如果突变类型或位置不同,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外显率和遗传方式等。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例如普通大众、患者家庭等。夫妻双方的家族中都没有患者,但是如果夫妻双方都携带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他们的后代就有可能患病,很多遗传病都有流行病学研究,可得知人群发病率,对隐性遗传的疾病也可推算出人群携带率。人的DNA序列有突变的可能性,如果这个突变恰好发生在基因序列的重要位置,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是有发生的可能。对于患者家庭来说,首先要做到对患者疾病的确诊,即查明病因,明确其遗传模式,由专业人员(如遗传咨询师)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家庭其他成员的患病风险和携带风险。

总之,对疾病遗传风险的评估需要临床医生、遗传咨询师、基因检测机构和受检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2.什么情况下可怀疑是遗传病?

遗传病即是以遗传因素为主要发病因素,其在临床上有这样的几个特点:

一般情况下,遗传病与传染病、营养性疾病不同,它不延伸至无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说其一般是以“垂直方式”出现(特别是在以显性遗传方式的疾病);具有家族性特点。根据不同遗传病遗传模式的不同:显性遗传病多呈现在家族中连续几代都有发病者;隐性遗传病多为散发或呈交叉遗传。

此外,遗传病往往是有先天性特点,所谓先天性就是生来就有的特性。但是并非所有遗传病均是出生后即发病,有些疾病根据病程的不同,可在不同年龄发病。如苯病酮尿症患儿在新生儿初期是可以没症状,随着喂食的时间延长,血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逐渐升高临床症状才渐渐表现。多数患儿是在临床筛查中发现的。

所以,基于遗传病的这些特点,若是家族中有某种遗传病的家族史且出现了某些相应的症状、或怀孕期间B超显示胎儿多发畸形;新生儿期间存在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语言障碍、面容异常等问题;多方求医,采用多种检测的方法均无法进行确诊时,可怀疑是否为遗传病。

3.如果怀疑患的是遗传病,有什么方法可以查明病因?

遗传病查明病因,最开始需要了解详细的家族史,分析该病的遗传模式、发病特点等并采取特殊的诊断方法:如染色体检查、基因分析、家系调查等从遗传学的层面检测染色体、DNA或是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查明病因。

举个例子: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CarnitineDeficiency,PCD)是一种罕见的隐性遗传病,属于肉碱缺乏症的一种,因脂酰肉碱转位酶(简称肉碱)基因突变而引起。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婴儿期常表现代谢失调的症状如拒食、烦躁、低血糖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童年时期主要是心脏及骨骼肌方面肌病的表现。目前针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临床表现加上血尿检查、生化检查、心脏超声等进行评估,进而结合串联质谱检测血中肉碱的水平综合分析。针对该病确诊可通过活检:皮肤切片活检以测成纤维细胞中该酶的活性。

基因检测的介入,在该病确诊方面提供了另一便利的路径。若是在发现新生儿有相应症状,血浆中肉碱水平低时,可检测SLC22A5基因。SLC22A5(SoluteCarrierFamily22,Member5)基因突变会导致其编码的肉碱转运蛋白功能缺陷,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知的可导致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致病基因。通过对高危患者进行该基因的测序分析,可安全、准确帮受检者排查遗传层面的患病原因、缩短罕见疾病诊断的时间,为受检者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争分夺秒;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家庭明确家族中该罕见病的致病基因,及时的发现该家族中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而分析家属患病的风险;除此之外,基因检测结果还可结合疾病不同的遗传模式,通过遗传咨询进行生育指导。通过产前诊断或是试管婴儿等技术帮助生育健康的宝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陈冬娜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儿童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5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