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无时无地无人无症不能使用。
首先从地域来说,地不分南北,皆适宜艾灸。《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艾灸起自北方:“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艾灸本起自北方,北方宜于艾灸,是当然的事。而中原之人到南方的吴蜀去做官,也须常常灸他几处以预防疾病。这说明无论南方北方,皆宜艾灸。
再从四时来说,无论哪个季节都适宜于艾灸。
艾灸可以治病,又可以防病。可以疗疾又可以健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动态平衡,随时有所波动。我们说用灸法预防疾病,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治疗”细微的疾病、尚未形成的疾病,或者说是在治未病。除了治疗明显的大病,我们平时用灸,何者为预防、何者为治疗,是难以分得清楚的。话又说回来,我们平时不断施灸,哪还会有什么明显的大病光顾?我们还会坐等明显的大病来临了,才去处理它吗?我们有那么愚蠢吗?当今健在的灸界泰斗谢锡亮在他的《谢锡亮灸法》第二章第二节中说道:“灸法的特点是既能抑制功能亢进,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兴奋而趋向生理平衡状态。……灸法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增强体质大有裨益,不论病体,健体都可以使用……”在灸法适应证方面,现今多趋向于寒热虚实皆宜于灸。日本的代田文志通常用米粒大的艾炷施灸,有时用1/2或1/3米粒大小的艾炷。他认为施行更大艾炷的灸,差不多没有必要。米粒大以上的灸疗,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应用的。这些不同的做法,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说明灸法本身的适应性是极其广泛的。各著名专家只是各自深入运用了它的一个片断而已。急性病和器质性疾病也在灸疗所及的范围之内。《灸绳》第一章第二节中说:“目前有不少人与许多教材,均认为灸法对慢性病为有效,而对急性病就不适宜,所谓‘急性病宜针,慢性病宜灸’,似乎已是深入人心。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埋没了灸法的主要功能。须知凡是病程愈短,病势愈急,则收效愈速,反之则较慢,近年来作者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所取得的显效,更是有力的证明。”艾灸取穴的数量可多可少。如日本泽田健、代田文志师生等,通常都灸20个左右的穴位:马少群的温灸法,取穴也多,因为多,所以轮番灸之,灸完一个轮回的周期,也有几十个穴位。取穴少的,有仅取几个穴位,甚而尚有只取一穴的。只取一穴的如《扁鹊心书·住世之法》载云:“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火之效耳。”王超的艾灸功效是只灸关元一穴就取得的。清廖润鸿编《勉学堂针灸集成》卷二《内景篇针灸》引《针灸资生经》说:“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又引明朝时的书说:“本朝韩雍侍郎讨大藤峡,获一贼年逾百岁而甚壮健,问其由,曰:‘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以上所编故事本身并不一定可靠,然而用故事说明的灸效却应该八九不离十。明朝韩雍侍郎讨大藤峡,确有其事,在成化二年,大藤峡在广西桂平县西北的黔江下游,是明代大藤峡瑶、壮、汉各族农民起义活动的中心。至于是否真的“获一贼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就不可得而知了。以上是医书里的故事,对灸疗的效果是不是有所夸大也未可知,存在叙事不甚客观之嫌。现在再举一个笔记小说类古书中的例子。南宋吴曾(字虎臣)撰《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灸丹田之效》条下云:“丰城李仲武告余(余,吴曾自称):‘熊谦罢丹徒,尝言:丹徒令以捕寇徙官。令初尉临海,有寇魁年八十,筋力绝人。盛寒卧地饮冰,了不为异,人皆以妖妄疑之。既被捕,令讯,无他。
自言:年三十许时,有道人告己云:凡物经火乃能寿。土赴水即溃焉,瓦砾乃至千年;木仆地即朽,炭之埋没更坚緻。人之灼炙,犹是也。用其语,岁灸丹田百炷,行之盖四十余年。其盗坐弃市,令密使人决腹视之。有白膜总于脐,脐若芙叶状,披之盖数十重。岂一岁一膜耶?’”这不是医书,作者吴曾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为灸疗作夸大宣传,如实记录所闻而已。
以上几个例子主要用来说明艾灸收效的真正原因是长时间的坚持。至于艾灸的适用人群,更是男女老幼皆宜。“艾灸治百病”,这个意思不是我个人的杜撰而是出自古代贤人,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第十五卷草部四讲到艾,在“主治”项下有多达六行的文字(金陵本初版,有三行在下一页),而开头三字就是“灸百病。”当然所谓百病,也不是恰好一百种疾病,而是指全部所有的疾病。对于艾灸治百病,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凡是疾病,都可以试着用艾灸来解决,都会有益无害。至于是否一定完全治愈,那就要看各人坚持的态度了。那么,知识丰富、多见多闻的李时珍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我想问题的关键还应该是艾灸治愈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别的治疗手段吧。正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十四中说:“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中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榕俐全息灸法就是针对五脏六腑整体的调理,是调整全身的大灸法,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更不可分别治理。人体的疾病、衰老、死亡是阳气从强到弱的过程,艾榕俐全息艾灸疗法是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无上心法,祛病疗疾,延年益寿……
艾榕俐全息艾灸疗法专门针对慢性病,吃药、针灸、手术、化疗…治不好的疾病。
:如果您有收获,热爱分享并希望帮到更多的朋友,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北京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