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医院建院90周年。9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90年来,医院紧跟党走,以肩负振兴中医为使命,以至精至诚守护人民健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医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藉此90周年之际,我们回首既往,凝心聚力,汲取历史智慧力量,砥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医院的赤子丹心,团结奋斗,逐梦新征程!
接下来,医院工作不同板块,系统梳理有益工作经验,医院奋斗史中的艰辛故事及光辉瞬间,医院精神,形成系列专题文章,以此向建院90周年献礼致敬!
第一篇章:
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医院发展
(之五)
医院战略定位:
不断加大鼓励收治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
医院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临床上,就应该重点收治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分配制度改革就要服务于这个战略定位,医院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考虑如何建立评价体系,鼓励医务人员朝这个目标奋斗。
在原来的奖金计算方法中,更多地考虑了服务病人的量,但在实际工作中,诊治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的病人与诊治普通病人相比,显然需要付出的劳动和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不一样。如果在分配制度上无法体现这种区别,就不能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
因此,为了鼓励专科收治急危重复杂疑难病人,医院一直坚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激励方案。
如根据科室收治病人情况,对门诊、住院科室均增设疑难病奖,在年,对住院科室增设“疑难病例收治奖励”,其标准为普通患者收治人次奖励的两倍,接着在年进一步完善疑难病奖的评价指标,门诊分为初诊、复诊,住院按D型病例、手术分级。
当时,如何评价诊治病人的复杂疑难程度,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医院初步建立的疑难病评价方法,包括用初诊、复诊、D型病例、手术分级来评价,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复杂难易程度,而且在行业内有一定的争议。例如为何分类初诊、复诊,而且初诊常见病就不一定比复诊疑难病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多。
所以,医院一直在寻找一套比较准确反映临床诊治难易程度、行业内又比较公认的评价体系。至于手术分级,当时卫生部只是出了一份手术分级的建议稿,国家并没有形成标准的手术字典分级库,医院进行反复讨论,医院自己的手术分级分类标准。但是,我们仍未解决同一级别手术,在不同专科之间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对技术的要求都不一样这一问题。
一直以来,医院的发展战略是要成为全国急危重复杂疑难病人的集散地,成为地区解决急危重复杂疑难病问题的核心力量、专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的制定者或示范者、治疗效果的领跑者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区域内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当好坚强的技术后盾。
医院改革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医院的立足点应该是解决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急危重复杂疑难病人,医院的战略定位正契合了国家的要求。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显得更加迫切了。
恰逢其时,医院管理协会医院有一套评价方法、国际行内都比较公认。吕玉波马上兴奋起来,深入了解,觉得很适合我们的要求,再加上评价中医特色与优势的要求,医院推行,而且这套系统在当时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特批的医院——首都医科医院试用。医院反映了这些情况之后,医医院的参观学习,深受启发。
年,医院开始探索构建新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医院的实际情况,医院党委向分配制度改革小组提出了改革的四个优化原则:一是要能够反映疾病的急危重复杂疑难程度,二是要体现医改的方向(例如降低药占比、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等),三是推动大家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四是评价体系为公认标准。
经多方考察调研,医院引入目前国际上公认的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方法及标准为基础的、体现住院患者急危重疑难程度的CMI值(病例组合指数)、体现门诊病人诊治难易复杂程度的OPS值(门诊医疗行为赋值)。
每一个病人出院后都有一个CMI值,其中技术难度大、资源消耗多的,其CMI值就高,难度低、消耗少的,其CMI值就低。同样,每一个门诊病人诊疗结束后都有一个OPS值,其中诊疗难度大、资源消耗多的,其OPS值就高,难度低、消耗少的,其OPS值就低。
分配制度改革小组通过对年-年的出院病案首页和门诊病历数据进行整理测算发现,虽然引入了国际公认的评价体系解决了疑难复杂危重程度的评价,但是缺乏鼓励使用中医中药、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医院医院的战略定位。
因此,必须在评价体系中融入中医中药元素。经过征求意见及多次讨论,最终确定在评价维度中增加中药饮片及中医特色疗法两个评价指标。
为了鼓励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在计算CMI、OPS值时,医院还会根据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项目,在病例原有的CMI值和OPS值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分值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最终确定了具有医院特色的CMI和OPS值的评价体系。
在改革过程中,为体现各类人员、各部门的相对平衡,尽量做到“公平、合理”的总体调整原则,负责测算的审计处对多个科室进行具体的方案测算。
由于我院实行的是“大专科”的管理模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20多个大科、多个小科的科室间奖励标准一致,是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
这需要分别计算各科室的初始标准,再逐一对每个大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再由院领导、临床业务管理部门、分配制度设计部门反复讨论、统一每个大科的奖励标准。此阶段历时10个月。
新的分配制度方案于年1月开始实施。在头两个月,大家还不太理解。后来,大家发现,改革后,科室在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收入没有下降,反而收治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病人越多、运用中医治疗越多,收入就越高。
慢慢地,医院指引的方向。员工们开始努力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积极使用中药饮片,主动控制药品费用,实行轻症病人不入院、减少化疗病人住院比例、提高手术病人比例等等。在大家的努力下,各科室的生产力逐步解放,医院的主要医疗业务数据也稳步提升。而这些,医院高水平建设打牢了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分医院专科能力、提高职工积极性和薪酬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体现收治病例的技术难度的CMI均值上升9%,体现门诊收治病例的诊治难度的OPS均值上升11%、三四级手术上升23%、危急重和复杂疑难病人量上升12%、中医特色疗法上升7%、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8.23天缩短至7.53天。
参考:《致中和——读懂医院的第一本书》
指导专家:吕玉波
供稿人:张伟旋王伟荣赵芬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