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认可。很多慢性再障的病人会应用到中医治疗,问题来了,中医如何治疗再障?它的效果怎么样呢?
妙手回春精诚有道
汪某,女,1岁。
7月发现四肢皮肤有紫瘢,血常规发现:三系细胞减少(白细胞2.2,红细胞2.1,血红蛋白85,中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1.6,血小板15),西医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血小板计数值低,7-15天需输血小板一次。
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儿到圣爱治疗时,四肢皮肤有瘀斑,时有鼻衄,仍在输血小板,血常规提示:三系细胞减少(血常规数值同上),指纹淡。
虚劳。
健脾益气。
滋阴利咽汤、养胃汤。
经过口服滋阴利咽汤及养胃汤治疗8周后:鼻衄减,时有低热,但无皮肤紫瘢再现,近3月未输血小板,血常规较前改善:白细胞与红细胞数值上升。
口服养胃汤继续治疗8周后:鼻衄解,偶有便溏纳差,精神佳,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数目上升,红细胞、白细胞正常。
口服养胃汤继续治疗10周后中药减量:症平稳,患儿精神佳、指纹较前明显,血常规提示:红细胞、白细胞正常、血小板数目持续上升仍低于正常值(白细胞5.6,红细胞4.39,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3.6,淋巴细胞2.86,血小板68)。
经过半年的治疗,连续两月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值,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正常值,但无鼻衄及皮肤紫瘢再现,指纹较前明显,现中药减量中,症平稳基本治愈。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医典籍中并无确切记载,因该病的临床表现而被归为“虚劳”“血证”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功能失调。
成院长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各脏腑功能正常运转提高免疫能力的基础,故采用健脾益气之法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生血,脾主统血,即脾通过对水谷精微的运化生成血液的同时,增强脾气对统摄、控制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张景岳云:“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可见,当脾气健运,一方面气血化源充足,心血得以充盈使血液在脉中沿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另一方面脾气充足,可统摄血液不溢于脉外。反之,若脾气虚衰,无力固摄,血液容易溢出脉外引起各种出血症。
另外,《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通过其气化及温煦作用完成食物的受纳、腐熟,将其转化为水谷精微物质,为造血提供原料,通过脾的转运功能将水谷精微等造血原料升清、转输、布散,输送于造血器官,完成造血,使化生的血循行于全身为各脏腑组织正常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因此,健脾益气可达到血盛则形体盛,即使血虚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逐步增加,改善其骨髓造血功能的同时使身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恢复正常。
即日起,全军突出贡献中医专家成诗黔教授,恢复坐诊喽!应广大患者的需求,在疫情已经逐步控制的情况下,成诗黔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做好防护,恢复在圣爱中医馆7个馆/医院的坐诊,为广大患者服务。线下医馆在原有感控基础上,做好了更加严格的防护工作和安全措施!追溯医务人员24天行动路线,工作期间佩戴专业防护口罩,穿戴专业的防护服,全身定时消毒,且每天对医馆全员进行体温测量,执行防疫技能先考试后上岗的政策,严格对全部接触药品的工具前后消毒,馆内每日进行大清洁、大消毒,诊室每日紫外线消毒、自然通风,专家诊病严格执行一诊一消、七步洗手法等!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成诗黔ChengShiqian全军突出贡献中医专医院副院长、中医科主任国家药理基地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成诗黔,男,全军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科主任,擅长治疗妇科、男科及神经内科等疑难杂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顽固性哮喘、泄泻、癫痫、截瘫等众多难治病症治疗疗效显著,尤其对中晚期肿瘤、内分泌疾病(甲亢、甲减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痤疮色斑等皮肤相关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深受病人及业内人士好评。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40余年。曾任全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成都军区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中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药理基地主任及《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编委等。早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八十年代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高级研究生班深造,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德懋先生多得真传。在国内、军内及东南亚地区均有较高知名度。并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多项。
成诗黔教授及其团队请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前来就诊您还可以选择:圣爱中医网为您提供线上咨询、问诊服务云诊疗+云支付+云配送足不出户中医咨询、问诊、拍方抓药、中药快递到家一部手机搞定健康需求01
网络义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