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内分泌腺体疾病学科群临床研究简介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煮一壶清茶,听一曲古筝,读一篇文章。

喝茶预防糖尿病?

中国人群饮用绿茶或岩茶与空腹血糖异常及糖耐量异常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ACTION研究子课题)

引言

茶作为一种饮品,风靡亚洲,乃至全球。鉴于饮茶的人群数量庞大,即使在一定范围内检测到饮茶对机体的影响,对于公众健康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茶采自茶树的叶子,根据发酵程度可分为三大类:绿茶(非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以及红茶(全发酵茶)。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产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以其特有的浓郁茶香而闻名。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饮茶可能影响胰岛素活性、血糖浓度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然而,对于茶是否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仍存在着争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一天饮用超过4杯茶的人不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另一项涉及名日本成年人的回顾性研究也显示饮用绿茶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而乌龙茶和红茶却无此功效。而一项在欧洲10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结果。还有其他的研究证明饮茶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无任何关系。

在这些研究之中,只有少部分观察了饮茶与血糖调节受损之间的联系,后者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可出现空腹血糖异常(IFG)或糖耐量受损(IGT)。研究表明,血糖调节受损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目前有关饮茶对血糖调节受损的影响了解甚少。因此,我们对生活在中国福建的汉族人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以探讨饮用绿茶和岩茶与血糖调节异常风险之间的联系。

摘要

目的

探讨绿茶和岩茶的饮用与中国男女人群中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耐量异常(IGT)的联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集群性的随机抽样方式选择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代表性样本共名。他们均无心血管病、高血压、癌症以及胰腺、肝脏、肾脏或胃肠方面的现病史。使用标准的问卷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绿茶、岩茶、红茶的饮用量及其他相关因素,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正常血糖耐量诊断标准,采用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血糖调节受损进行评估。

结果

饮用绿茶可降低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而饮用岩茶则可减少糖耐量异常的概率。空腹血糖异常的比值比(OR)因绿茶的饮用量而不同,对于每周饮用1,1-15,16-30,和30杯者,校正后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参考组)、0.42(95%CI,0.27-0.65),0.23(95%CI,0.12-0.46)和0.41(95%CI,0.17-0.93)。同样,糖耐量异常的比值比(OR)因岩茶的饮用量而不同,对于每周饮用1,1-15,16-30,和30杯者,校正后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参考组)、0.69(95%CI,0.48-0.98),0.59(95%CI,0.39-0.90),and0.64(95%CI,0.43-0.97)。我们注意到,绿茶或岩茶的饮用量与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异常间呈现U型相关,每周饮用16至30杯绿茶或岩茶者出现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耐量异常(IGT)的相对危险度较低。

结论

在中国男女人群中,饮用绿茶或岩茶可能有助于预防II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对每周饮用16-30杯绿茶或岩茶者,效果可能更显著。(备注:一杯约等于毫升)

讨论

茶富含各种成分,其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是多酚类的物质,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茶黄素和茶红素。茶中的咖啡因也是其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发酵程度,茶可分为三大类:绿茶(非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以及红茶(全发酵茶)。这三类茶的成分不同,生物活性也不同。绿茶是采取茶树新叶经过杀青等工艺制作成的成品,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儿茶素可分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酸盐三种。其中,EGCC最具有药理活性。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在岩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儿茶素被转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有关各类茶的对比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新近发现绿茶中所含的EGCG量、儿茶酚总量最多,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最明显,乌龙茶次之,红茶位列其后;而三类茶中咖啡因含量的顺序则完全相反。

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血糖耐量正常者,饮用绿茶可显著降低其空腹血糖(FPG)浓度,而饮用岩茶则可以显著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2hPG)浓度,对复杂变量校正后仍获得同样的结果。对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从茶的发酵程度以及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生机制得到解释。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随着发酵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异常(IFG)和糖耐量异常(IGT)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的两个不同阶段。空腹血糖异常(IFG)者存在严重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伴随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而糖耐量异常(IGT)者则存在明显的肌肉组织抵抗伴随着轻微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两者皆以胰岛素初相分泌减少为特征,而IGT者还存在胰岛素晚相分泌异常。以上两种情况最终影响了血糖浓度的稳定并诱发II型糖尿病。

我们的研究显示,绿茶可显著降低出现IFG的风险,推测其原因,可能和绿茶中富含儿茶素,尤其是EGCG的含量较高有关。EGCG具有类胰岛素的作用,它能够减少肝糖原分解,促进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此外,EGCG可通过抑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等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糖异生,并减轻细胞因子诱导的β细胞损伤,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小白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提取物可降低空腹高血糖、调节葡萄糖摄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糖尿病等作用。与绿茶不同,岩茶属于半发酵茶。在岩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儿茶素被转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我们研究表明,岩茶尤其能够降低出现糖耐量异常(IGT)的风险,从而我们推测岩茶可以抑制餐后高血糖,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展。Matsui等人的文章曾报道,茶黄素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茶黄素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来阻抑葡萄糖在肠道的生成。而Williamson等人则认为只有茶提取物中的茶黄素而非EGCG才能够有效抑制人的唾液中的α-淀粉酶,其抑制方式为非竞争性机制。台湾学者对不同茶类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岩茶(一种乌龙茶)的咖啡因含量比绿茶多,而咖啡因参与骨骼肌的葡萄糖代谢调节,促进葡萄糖载体IV的表达,也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另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咖啡因的摄入与糖尿病风险间呈逆关联。然而,有关岩茶抗高血糖作用的机制仍未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AssociationsofGreenTeaandRockTeaConsumptionwithRiskofImpairedFastingGlucosean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nChineseMenandWomen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associationsofgreenteaandrockteaconsumptionwithriskof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an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

Methods:Amultistage,stratified,cluster,random-samplingmethodwasusedtoselectarepresentativesamplefromFujianProvinceinChina.Intotal,subjectswithoutcardiovasculardisease,hypertension,cancer,orpancreatic,liver,kidney,orgastrointestinaldiseaseswereenrolledinthestudy.Astandardquestionnairewasusedtogatherdataontea(green,rock,andblack)consumptionandotherrelevantfactors.Theassessmentof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wasusing75-g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thediagnosticcriteriaofnormalglucosetolerancewasaccordingto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

Results:GreenteaconsumptionwasassociatedwithalowerriskofIFG,whilerockteaconsumptionwasassociatedwithalowerriskofIGT.TheadjustedoddsratiosforIFGforgreenteaconsumptionof,1,1–15,16–30,and.30cupsperweekwere1.0(reference),0.42(95%confidenceintervals(CI)0.27–0.65),0.23(95%CI,0.12–0.46),and0.41(95%CI,0.17–0.93),respectively.TheadjustedoddsratiosforIGTforrockteaconsumptionof,1,1–15,16–30,and.30cupsperweekwere1.0(reference),0.69(95%CI,0.48–0.98),0.59(95%CI,0.39–0.90),and0.64(95%CI,0.43–0.97),respectively.AU-shapedassociationwasobserved,subjectswhoconsumed16–30cupsofgreenorrockteaperweekhavingthelowestoddsratiosforIFGorIGT.

Conclusions:Consumptionofgreenorrockteamayprotectagainstthedevelopmentoftype2diabetesmellitusinChinesemenandwomen,particularlyinthosewhodrink16–30cupsperweek.

(本文发表于Plosone)

附录: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iskEvaluationofCancersinChineseDiabeticIndividuals:ALongitudinal(REACTION)Study]

主要研究者(宁光院士)

REACTION研究于年由上海交通大医院发起,旨在探讨中国成人生活方式、环境暴露和遗传易感与肿瘤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2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