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吴登清中医诊所(亭湖区新洋路9号小洋湾南园北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年2月3日,习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的讲话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年12月22日,习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
“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年7月6日,习总书记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
“中国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年7月24日,习总书记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
“开设中医科、中药房很全面,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年2月15日,习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中医馆时的讲话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中国多年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过程,在救治工作中发挥了更加重要、更为广泛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运用,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新加坡有中医诊室千余家;英国是欧共体的第三大中草药市场,中医中药受到皇家信赖,在医疗疗法蓬勃兴起。在德国,大约有5万个医生从事中医,并且每年有将近万个患者接受中医的治疗。美国,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20多所,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内服、膏药外敷、针灸、推拿、按摩、拔罐、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一、中医重在预防为主,可有效维护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主要的方向是努力找“病”,找到疾病后,采取对抗治疗,而中医则是重在养生,注重养护自身抵御外邪的正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防止肌体功能紊乱,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加大,特别是那些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的人,容易出现失眠、疲劳、头发脱落、精神倦怠等,医院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而西医却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到中医那里,医生在开药方治病的时候会告诉你如何养生,才能根除疾病。在中医的认识看来,人是一个整体,从人正常的生理机能运行的整体状况来考虑,这个病是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脏腑之间功能失去协调,气血运行紊乱。采用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从而达到驱病强身的目的。
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从饮食到起居,以及与人处世还有和大自然的关系方面都有一套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有饮食药物调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起居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控情绪心理等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
当疾病出现的时候,西医考虑的是如何杀死疾病,是对抗性治疗。因此好多药物对肌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中医不仅重视驱逐外邪,更重视保护人体正气,恢复由于疾病导致的人体功能紊乱。也是重点加强自身的调养,从而提高自身痊愈的能力。中医药另一个治病优势是,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现象的出现,而中医则讲究是药就有毒,用药治疗疾病在去除邪气的时候注意固护正气,提倡中病即止;用毒性大的药物,危重急症,讲究衰其大半即可,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中医另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中药,好多具有预防保健作用,而且中药是天然植物和动物,长期辩证应用也没有毒性,这是西药所不具备的。
二、整体观念,标本兼治
用中药治病要想保证疗效,就要在中医理念的指导下诊病。中医药主要的特点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长期居住于某一地方,就人体生理就适应了那里的地理气候环境,一但易地而处,就可能容易导致人体机能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发生疾病,并且总结了许多治疗这方面的方法;如广东气候炎热,而且湿气重,导致人体乏力,胃口不好,因此广东人都懂得家庭用冬瓜煲汤清热祛湿治疗。
中医的养生还注意适应四时季节的变化。春天阳气生发,人要多到自然界活动,使人体气血通畅,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使人体的机能得以正常运转。夏天人体机能旺盛,各种疾病就会减轻少发。秋天阳气内敛,气候干燥,注意少食辛辣食物。多吃梨等养肺的水果。冬天阳气内藏,可以进补阴液的药物。增强体质,防止来年疾病发生。《内经》一书中有:冬不养阴,春必病温的理念。
中医认为局部的病变是由整体失调而产生的,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单单注意局部,特别重视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另外它在处理疾病方面是有前瞻性的,既病防变。
比如感冒以后不仅仅治感冒,还有肺部等并发症,注意到用清肺、润肺、止咳的药物。例如,治疗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候的病人,临床往往表现为气喘、咳嗽,痰多,大便秘结。有的时候大便秘结很严重,几天不大便病人很痛苦。西医认为和肺炎没有关系,用些导致腹泻的西药。可是过了几天又出先大便秘结,而且肺部炎症也不见好转。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相互之间再功能上是有关联的,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当治疗肺炎患者咳嗽气喘的时候,就考虑有没有大肠热存在。如果有大便干,就在治疗肺炎的汤药中加入清大肠热的大黄。用后病人的肺部症状和大便干都会很好的减轻。
三、疑难病症,中医疗效明显
疑难病症的特点是,时间长,没有特效药物,这类疾病是以人体的肌体功能的障碍为主。大多是人的整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或者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失调,同时伴有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治愈这类疾病的关键是使病人自身的机能恢复正常。
西方医学研究人体疾病是从最危及人体生命的疾病着手的。最早集中的精力是传染病。近几十年才把重点转入慢性病,和疑难病,例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等。也就是说,西医是从病开始进行重点研究的、而中医是从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来观察人体变化,研究人体的,是最早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开始的,然后从生活中发现了自然中对人体有益处的药物,所以中医治疗疾病就是观察人体整体功能中有哪些异常,哪些系统不通畅,哪些系统之间出现了平衡失调,特别是善于对机体的轻微失调有细致入微的观察,用中药调理后身体功能很快恢复正常。所以中药的长处是善于调节人体的机能,而使机体强健。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
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现存古典医籍余种,记载着数千年来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是绝无仅有的,尚未被充分开采的人类生物信息的宝库。
中医药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高度融合和统一。中医学这种以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并在宏观上借助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来分析、把握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跨越,为人类认识自己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