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碎片化阅读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把碎片化阅读当成获取知识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虽然碎片化阅读也是可以获得知识的,但前提是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本文为你提供将碎片化阅读转化为深度阅读的几个方法,助你破解碎片化阅读的困局。
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
by风墟
本文授权转载自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一个专业非鸡汤、机智又逗比的心理学个人成长公号,快去看看你的第一节心理课吧。
昨天下午我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掏出Kindl准备看《金字塔原理》。
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件事,我发现自己的大脑竟然像转不动了一样!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算过于的晦涩,但我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复读了两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记不住。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大脑里负责进行复杂阅读和理解的部分像锈住了一样,不管我多么努力,这部分始终转不起来。
第二件事,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涣散的可怕!
看了两三段之后不由自主的就跑神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过了两三分钟,而前面看的部分早已经忘记,只得再看一遍。
我变得非常的浮躁,只想一目十行的尽快往下掠过,像要寻找着什么。
但我理智上又知道,像这类的充满干货的专业书籍,你必须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好好琢磨才行。但这种浮躁的、无效的阅读习惯却变得难以控制。
这样一种情况,我相信绝对不只是发生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应该是在非常多的人身上都有。
仅仅是在三四年前,我还是有着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平心静气的反复阅读很多好书,也的确吸收了很多系统化的知识。
但回过头想一想,最近这几年来,却是很少看书了,一年能够阅读个20~30本书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且还都是粗读。
那在这几年间,具体是发生了哪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我的阅读习惯呢?
我的答案是,手机和互联网。
更确切地说,是多个媒体平台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
诚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就目前的碎片化阅读的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
1
碎片化阅读,有哪5个弊端?
碎片化阅读总结而言,共有5种弊端。
1.形成阅读惰性,令我们不愿意再在读书时进行主动的学习和理解
无论哪一个平台上所提供的内容,由于其载体本身的限制,大多数内容源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
而更多地只能是提供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
而所有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就是:
“获取更多的用户”
所以,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知识,带给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只是为了获取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