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病的诱因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分析疾病的症状找到寒气在哪里,祛除了寒气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
寒气是一种阴邪,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而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造成温煦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温煦不够,就不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因而怕风怕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打寒战。动力不足,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表现出低血压、甲减等病症。总之,所有伴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症状的疾病,都可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胁肋痛、腹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寒气引起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吐出白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大小腿转筋;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综合征或者中风。慢性过敏性鼻炎、消化性溃疡、慢性冠心病、脑梗死、风湿、类风湿等,大多数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不算什么,要命的是寒气和其他病里应外合。
有人可能要问,您上面说的这些疾病,可都是些疑难杂症啊!如果病因是寒气,喝点生姜水,喝点酸辣汤,被子焐一焐,发发汗,寒气一散,不就可以好了吗?这话说得好!有些疑难病症,知道了它的根本原因,治疗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
也有些病症,虽然寒气藏得比较深,但通过灸法、运动等也能得到改善。要命的是,寒气会和其他病因结合起来,使疾病深痼难疗。
寒气会引起的凝滞,形成淤血,寒和淤又可以结合起来,使疾病复杂难治。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中风,就有寒和淤的双重特征。对于这些病症,如果您只知道活血化淤,不祛除寒气,就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寒气会和湿气结合起来,形成寒湿。许多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就是如此,肌肉关节疼痛不适,发热怕冷反复发作,关节又肿又痛。这就既要除湿,又要驱寒。
寒气久郁在里,也可能化热。有些疾病,比如痤疮,内里却是冰凉怕冷,喜欢暖和。许多医生被假象迷惑,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使疾病越治越重。寒气是万病之根,寒气不除,则百病生。寒气入体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危害一:代谢减慢、手脚冰凉
危害二:带有疼痛的病症
危害三:痰积、水肿、风湿
危害四:静脉曲张、血管问题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比如爱食生冷食物、冷饮,冬季爱美,衣着单薄,喜欢熬夜等,都会导致中气不足、阳气减弱,进而更容易受到寒湿侵体,体内寒湿气较重。表现为畏寒、肢冷、腹胀、大便清稀、没精神……坚持坐灸,祛除寒湿、温通经络,让人全身轻松,精神百倍。
冬季气温一天比一天冷,由于自身的阳气不足,免疫力和抵抗力越来越差,会出现反复感冒、咳嗽、全身冰冷、四肢发凉、浑身无力疲惫、关节处麻木胀疼等等。有些朋友选择坐灸调理,这是因为冬季坐灸可以温补助阳、养阴益精,提高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阳气的产生,提高身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季就是补阳的最佳时机。
艾灸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保健养生方法,很早人们就开始利用艾灸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扁鹊心书》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灸,虽未长生,可保百余年寿矣。无事每日坚持坐灸,会让身体越来越好;也就是通过平时坚持施灸,祛风寒、化淤滞、平阴阳、调脏腑、提高正气、补充气血、激活细胞免疫力,补充人体阳气,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改善人体机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等功效,达到促进健康、抵抗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寒冷的冬季,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正气不足,阳气下降,使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低,就会诱发很多疾病的发生。坚持坐灸,可温补助阳、温阳益气、祛风散寒、补肾壮骨、养阴益精,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对健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你是阳气不足,还是阳气不通?
☆养好脾胃不受罪!
☆慢性咽炎老不好,“元凶”是脾虚!
☆为什么说经络通畅即为大补?
点个“在看”,把这份“艾”分享给更多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