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焦虑症、抑郁与抑郁症、恐惧与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网络成瘾。
2.焦虑个体因预感到某种不利情况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
3.焦虑症当焦虑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也称焦虑障碍。
4.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与联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而焦虑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以广泛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原因,而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焦虑症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获得医学帮助。
5.抑郁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
常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力减退、精神运动迟滞等精神症状,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
6.原发性抑郁指除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等所引起的。
7.继发性抑郁由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等所引起的。
8.抑郁症表现(1)一天中多数时间情绪沮丧;
(2)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3)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4)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5)失眠、早醒或多睡;
(6)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或明显的食欲减退或增加;
(7)有自杀或自杀观念和行为;
(8)性欲明显减退;
(9)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10)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11)一天中情绪有大波动,常以早重晚轻。
9.恐惧的概念恐惧是人的一种情绪,因为周围不可预料或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强烈反应,或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
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
恐惧症是恐惧的一种病态形式,也叫恐惧神经症。特点:
①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②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③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10.恐惧症分为三种类型一、单一或单纯性恐惧症:
对某特定环境或某特定物体的恐惧。
二、社交恐惧症:
患者的核心症状是对人际交往紧张和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
三、广场恐惧症。
11.强迫症的症状分类4类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强迫意向、强迫情绪。
12.网络成瘾概念:
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类型:
分为五种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关系、网络信息、网络交易。
诊标: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来缓解;
(3)1/5(用网时间增加、难控制、不顾危害、放弃兴趣、逃避问题的途径。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13.性心理问题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
常见:
恋物癖、异性装扮癖、露阴癖、窥淫癖、易性癖、性施虐和性受虐。
14.社会适应问题是个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变化。
社会适应组成:
个体、情境、改变。
个体社会适应障碍的症状表现:
①抑郁、无兴趣感
②焦虑、紧张不安
③行为障碍:旷课、旷工、迟到早退、寻求刺激
④躯体不适: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
⑤社会性退缩:如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能力减退。
个体遇到新情境时有3种适应方式:
1)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
2)接受情景,包括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
3)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歪曲、曲解现实,通常是无意识的、自动的,有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等。
考试的路上有小新一直陪伴您,顺利拿证不成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