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弘扬抗疫精神护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我院联合县疾控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在西门广场开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免费发放宣传折页、开展现场咨询,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1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精神类疾病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精神病,而是由于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02

精神类疾病通常分为轻性精神疾病和重性精神病两大类:

一、轻性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疑病症、失眠症、人格障碍、性心理变态、适应性障碍等。

二、重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03

精神疾病的危害有:

一、语言、思维障碍:患者通常具有语言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困难,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活动,导致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二、动作、行为表现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抓咬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

三、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精神病患者不论在家庭或在社会中,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不会与人交往。

四、丧失工作学习能力:有的患者严重以致于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由于病症导致失业,辞职,丧失生存技能,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底线,贫困潦倒,受到社会遗弃和歧视。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五、社会功能低下: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功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

04

十条心理健康素养: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END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及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1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