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9日中午,南昌市一13岁中学生张兴(化名)放学后在公交站候车时,因心脏骤停突然倒地,医院一众医生闻迅出诊急救,在市急救队到来前为张兴争取苏醒的机会,与死神搏斗,获得周围群众好评。
周先生:我刚走过来,他就倒地上了
2月19日中午12点8分钟左右,在南昌市二七北路上班的周先生,下班后在附近公交站等车回家,刚到站台掏出手机。突然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就“嘭”的一声摔倒在地上。
“当时刚走了一趟公车,站台上就四五个人,大家都低头看手机。听到有人喊叫,大家的注意力才到晕倒的孩子身上。我也是看了几秒发现孩子没动静,才过去看的情况。”周先生讲到。正值下班时分,周围的人都是要回家的路人。眼见没有孩子的熟人在场,他便立即拔打了市。市急救队了解完情况后表示立即出车。
“除了打,我们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做,该怎么做。眼看着孩子躺在地上,没有人敢动一下。只听到周围时不时有人喊打,可是我已经打了。”周先生讲到。看见有人躺倒在地上,不时有人过来看情况,有的留下想办法,也有的看看就走了。周先生也是一个人也不认识,急得他直跺脚,但这时候他能做的好像只有等待。
王娆:对晕倒的人病来说,早1秒就是机会
“不知道谁说了一声“医院”,我一扭头,就跑进去喊救命,找大夫了。”周先生说。周先生一跑进医院就对护士大喊“救命”“救命”“救命”,正好被楼上正在吃饭的王娆主任和高喜翠主任听到,两人三步并做两步立刻到楼下了解情况。一听说孩子是晕死过去的,二话不说就向现场跑去。
王娆和高喜翠主任一路跑向现场
周围人很多,但没人有敢动病人,王娆主任先取下病人身上的书包,第一时间把病人身体调整至平躺
王娆、高喜翠、赵琳给病人做心肺复苏
赵琳主任正在给病人做人工呼吸
“无论是哪种情况,晕倒后没有意识的人,情况是十分严重的情况,对这样的病人来说,早1秒都是机会!”王娆事后说到。看到病人后,检查脉博、呼吸、心跳、瞳孔,王娆和高喜翠立刻展开心肺复苏。一同赶到的赵主任,也给病人做起人工呼吸。1秒、2秒……时间在几位医生密布有序的急救中渡过了6分钟,这时急救队也赶到了现场,周围站满了行人。
市急救队赶到现场
王娆和高喜翠配合市急救队采取专业急救
王娆和高喜翠配合市急救队采取专业急救
周先生:感谢医院希望更多人学会急救
“急救队来了之后,孩子的父母也到现场了,我也帮不上什么,就跟医院的医生说了声谢谢,先离开了。”周先生说。市急救队到现场之后,跟王娆和高喜翠沟通并展开更专业、先进的急救。周先生表示,因为一些社会新闻,现在很多人“老人不敢扶”、“小孩子不敢管”,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且医患关系也紧张,医院一众医生却急病人所急,敢于对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医生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自信,更是对医生岗位神圣职责的践行。这种服务社会的精神是让人佩服。
事发现场汇聚了近百人围观
当周先生了解到这次意外是因为心脏骤停引起时,他表示以后一定认真学习专业的急救知识,尤其是针对心脏的心肺复苏,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让家人、亲朋好友都学会。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项技能,在万一的情况下给身边的人多一份保障。
王娆:超过九成人接受过专业的心肺复苏训练
据王娆介绍到,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猝死)病人现场急救的第一步。抢救过程必须分秒必争,最为关键的时间是前4分钟,期间若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有可能达到50%,而一旦超过10分钟就降到1%,希望渺茫。如果专业的救助无法及时赶到,就要靠第一目击者立即进行施救。然而,我国超过九成人未接受过专业的心肺复苏训练,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正确的心肺复苏具有四部曲:
第一步,判断。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喊、询问,用5-10秒钟的时间,判断有无呼吸;
第二步,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建议充分利用手机免提功能;
第三步,按压。按压部位应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应保证5-6厘米或使胸廓前后径下陷1/3,以触摸到颈动搏动最佳。按压频率应保持-次/分钟。
第四步,除颤。“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有三步,开机-贴片-放电。
医院
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失眠症、抑郁症、精神
分裂症、精神障碍、躁狂症、焦虑症、植物神
经紊乱、强迫症、恐惧症、头痛、双相情感障
碍、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心理障碍、妄想
症、癔症、疑病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门诊时间:08:00-17:30
-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