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快乐的执着,才是你最大的痛苦

1

今天想和大家谈谈耐受力。如果简单的将人分为两类,我们会发现,一类人是耐受力强的,一类人是耐受力弱的。

耐受力强的,普遍不会焦虑抑郁,情绪会相对稳定。

耐受力弱的人,则常常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里,无法松下来,具体到生活里面就是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进行控制,最后把自己搞得很辛苦,可能把关系里的其他人也会搞得很辛苦。这种类型的人,情绪常常受周遭事件波动的影响。有时候哪怕事件很轻微,引起的内心情绪波动却会非常大。

Why?我们说到耐受这个词,究竟是指耐受什么呢?当然是指耐受负面的事情,耐受所有“苦”的感受,耐受那些期待之外的无常事件。生活本来就是无常的,一个人即使绷得再紧,再焦虑,再多控制,也同样要面对控制失败、控制之外的负面事件,所以让我们感到平静走出焦虑的路径,不是提前防范住一切的问题,而是提高自己的耐受力。

2

很多耐受力差的人,其实都非常的自恋。他们的耐受力差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对负面事件没有耐受能力,而是十分不愿意去耐受。内心会有”凭什么这件糟糕的事情要这样发生在我身上?”或“这件糟糕的事情能不能不要发生在我身上,只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呢?”这种内心独白。所以,这首先是不愿意,而不是不能。有这样的思维,就表示这个人处于一种非常自恋的心理状态里。在他内心对自己的定位里,自己以及自己周遭的事情,都必须“不要出任何问题”,或者至少是在意的人或事,不要出问题。即便知道,大家都说,生活是高低起伏的,祸福相倚的,人生是无常的,不那么可控的,总有不如意的事情会发生的——即使知道这些人生规律,也会默默在心里固执坚守着一种信念——“坏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不会也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的局面:A.如果我放下焦虑和控制,就必须要接受我的生活里也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那么糟糕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这就会击垮我的自恋(幻想)。B.拼命去焦虑,并因为焦虑而采取很多提前的周密的控制行动,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在意的人、事,那么我的生活里就不会发生破坏我的自恋的坏事。坏事就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了。自恋(幻想)就保住了。耐受力差——焦虑、控制——极度自恋,这三件事情其实是一体的。神经症中的疑病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疑病症典型的症状就是,身体一点点的不舒服都会被自己强烈的感知到,并且不断放大,然后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并且这种怀疑和担心让自己处在极为糟糕紧张的一种焦虑状态里,不断检视自己的身体状态,结果越在意就会感觉到身体的毛病越多,其实是因为感知觉已经在疑病症里处于一种异常的状态了。严重的话也会并发抑郁,比如觉得自己就要患病死去,来日无多。但是用心理学来解释一下疑病症,其实一说大家就明白:对身体的一点点不舒服都无法在心理上耐受(耐受力差),是因为这件事情(不舒服),让这个人体验到了失控感(焦虑、控制),一个极度自恋的人,是活在一种我可以控制所有,包括我的死亡的幻想里面的。是活在一种我近乎神,而超越所有凡人的幻想里面的。那么如果我的生活中发生了失控的事情,而且是身体出了问题,这会直接击碎这个人的自恋幻想。所以有不少疑病症的人,医院的常客。医院非常频繁,与其说是为了去治病,不如说是一定要赶在某种未知力量的前面,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百分之一百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我有个表姑,疫情期间就在武汉。别人都因为害怕疫情躲在家里,但是她却反其道而行,医院,有时是觉得自己感染了新冠要求医生给她确诊检查,有时是怀疑自己有其他疾病。来来回回,医院。最后除了本来就有的一些老年病,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大家或许会说,在人们都很害怕出门被感染的情况下,为医院呢?她并不是比别人更勇敢,她其实是比别人更害怕。只是疑病——这种对于疾病的害怕,超越了普通群众对新冠的害怕,所以,即使有疫情医院。因为她面对身体的一点点“异样”,没有任何的耐受力,所以她无法接受这种情况就这样发生而不作出任何行动。她以“医院,看医生,找专家做检查”的这种努力,试图将自己的身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的人也许会说,就算是这样,生病的概率也许降低了,但是其实一个人最终也还是可能会得一些难以防范的疾病吧,得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嗯,能够这样想的人,其实内心已经做好了对疾病这种糟糕的事情去接受和耐受的准备。算是有一定耐受力的人。而类似我表姑这样的人,却无法耐受,或者说不愿意去耐受,因为如果身体哪里有问题,自己不得不去耐受,却无法马上解决的话,那么自恋幻想就破灭了啊。如果破灭了“我不同一般”的这样一种幻想,如果一个人被“去神化”之后,却又没有成长到,可以接受自己是一个有能和不能的普通人的阶段,那么这个人就会陷入彻底的迷失或者黑暗之中。

3

和我表姑的疑病症一样,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幻想,很多人其实都在拼命使劲,甚至是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拿来做这一件事——防控着所有坏事情,却不自知。有的人,一边累到瘫软,却还是要焦虑地持续对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着控制,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无法耐受,比如“孩子暑假不写作业”,比如“领导对我有看法和意见”,比如“我努力做的项目后来不尽如人意”,比如“应该抓住的机会没有抓住”。还有关系,婚姻,老公,父母,“他竟然这样做”“她竟然这样想我”,有的人甚至连关系中的别人一丁点的负面的想法都无法耐受。我们想要生活得美满,家人都平安事情都顺利,这有错吗?没错。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生活中不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家人永远都没有烦恼,都身体健康,事情总是很顺利——这是不可能的。对于人而言,这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做不到这样的心想事成,不管你的愿望多么迫切,不管你的控制涉及多少的领域,不管你的焦虑以及高超的能力帮助你提前识别了多少隐患,力挽过多少狂澜,这还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做得更多更好更万无一失,而是找到另一条路径。勇敢一点去面对自己的自恋幻想被打破,去尝试体验一下那种坏事情就是发生了我却无力改变的感觉。这就是锻炼耐受力的方法。人生实苦。更年轻的时候看这四个字很反感,觉得都是些老气横秋的悲切之词。觉得写这四个字的人都是命运的懦夫,他们感觉人生很苦,就如此悲观,一定是不够努力就放弃了。但现在看,却觉得,这四个词,并不悲观。如果认识到人生本来就是有苦的,我们就不会对快乐那么计较和强迫,我们就不会对苦楚那么害怕和回避,我们就不会在苦与乐上有那么多的得失心,此刻快乐便快乐,此刻苦闷便苦闷,不去过多地定义和比较这些感觉,也不去纠结昨天的快乐和拥有与今天的愁苦和失去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的人生虽有苦,但是这苦却不能束缚你,你还是可以在苦中洒脱。苦过去了,又会有其他新的滋味。人生本就是这样的循环往复。于是你就超越了这种人生无处不在的苦了。反过来,如果你接受不了人生的苦,没有对于苦去耐受的意愿,执着地不愿意打破自己的自恋幻想,你就必须为了你那些快乐的好的目标能够达成而如履薄冰的生活;你就必须为了防范所有可能构成你的苦的事件而丝毫不能放松地用心经营;你会为了任何一个你犯的错误而久久无法原谅自己从而被留在过去;你当然也无法接受他人为何不能按你的控制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你觉得你已经做得如此完美还提前对他人付出了很多很多…….这样看来,为了不苦,而努力的人生,才是始终在苦中的煎熬啊。

PS:为何我的耐受力这么差?——点击文章“负性能力,才是最值得羡慕的能力”

后台有读者留言希望我推荐一些书籍。

最近看到三册心理疗愈方面的书籍,觉得的确值得一读。

尤其是《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这本书用极为精炼的文字道出了人人都能获得启发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顿时就能给我们紧绷的心灵松绑。

为你推荐:萨提亚个人成长工作坊

点燃我的蜡烛,

照亮你的火柴,

然后你用你的火柴,

点燃你自己的蜡烛。

这句话的次序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拥有自己的资源,所以不是别人帮我点亮我的蜡烛,而是我自己用自己的能力去点亮我的蜡烛。

--沈明莹

课程内容

信念系统生存姿态

内在冰山规条转化

资源整合家庭重塑

原生家庭图

看到自己,化解内心冲突。

认识自己,提升觉察,面对冒险。

接纳自己,在关系中运用一致性沟通。

导师介绍沈明莹老师

常常有学员会这样说:

“我在沈老师的目光中获得疗愈”

沈老师是那种好打交道的人,亲切柔和,隐隐地透出大家闺秀儒雅的气息。

家族治疗大师玛莉亚·葛莫利在她的传记中对她有专门的感谢:

“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她就当我的翻译。

若是少了她,我根本无法教学。

她不只翻译,还体验过程,以感受和灵魂来传达。”

一九八九年以来,沈老师在各地带领萨提亚模式个人成长工作坊及专业培训。

萨提亚环球网络颁发给她“活生生的宝藏”LivingTreasure奖项,这奖项是确认及感谢那些以独特方式,为萨提亚的使命做出贡献的人。

太平洋萨提亚学院颁发给她“萨提亚领袖奖”,这奖项是表扬人们在自己的城市发展和推广萨提亚模式的贡献和领导成就。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沈老师生命的转化,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最好见证。

凭著勇气与冒险,今天的沈明莹是一位治疗界的专业人士,严谨培训每位学员,使学员真正掌握萨提亚的助人精神和助人能力。

课程时间一阶段年10月29日-11月1日二阶段年11月12日-11月15日课程地点北京凯迪克酒店课程现场

课程费用

16,元/人

课程安排

09:00-12:00上午课程12:00-14:00午餐午休14:00-17:00下午课程17:00-19:00小组练习课程报名欧阳珺

作者:周小宽,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心灵陪伴者,让心理学照进你的现实,

关怀心灵就从今天做起。新书《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正在热售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ybzby/10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