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年11月心理二级考试的同学们,先分享给大家一些二级的面试考试案例哦,希望能帮到各位。
案例一:男生,休学在家。两年前,学习优秀,经过高三的艰苦复习参加高考,走入考场时很有把握,结果榜上无名。从此以后不出家门,茶饭不思,成天躺在床上,平时最爱看的足球也没兴趣看了,常常流露出或者没意思的神态。常与父母发脾气,开始父母还劝他,后来也就不劝了。一年后一天,提出见心理医生。
诊断:抑郁性神经症(恶劣心境)
诊断依据:兴趣减退,行为出现问题,对生存有想法,情绪冲动,要见心理医生,区别于重型精神病中的抑郁症,抑郁症有自杀未遂情况
诊断要点:情绪冲动,消极认识
行为上:疲乏,兴趣减退,主动求医
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生活事件、性格、潜在压力
使来访了解问题及相应的内外原因
提供建议与治疗:倾听、宣泄
理性情绪疗法:鼓励参加运动,与人交往,完善支持体系(父母、同学),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案例二:马羚,在火灾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那年6岁,后来被叔叔接来上海生活。经常梦见自己还是个孩子,在家乡家属院里幼儿园玩耍,远远看见爸爸妈妈推着自行车朝自己走来,喊着她的小名,当她走过去只见天空突然变色,像被鲜血染红了一样。马羚一下呆住了,再回头看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见了。小马说她十分害怕回去那场过去了十几年的灾难。想忘记当时被爸爸妈妈抛弃在路边的恐怖场景,经常在脑海里出现,一想起这些她就浑身发抖。
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
依据:噩梦(有时有惊醒)、闪回(经常出现在脑海中)反复出现重大创伤性事件;
回避:不想提、不敢提,无法全部回忆创伤性事件睡眠障碍、易激怒、易惊跳
劝告:鼓励倾诉,彻底了解创伤性事件,帮助建立社会、心理、生理的支持系统,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
案例三:语文教师,班主任,工作认真,细小的地方谨慎,做事要求高,墨守成规,有时让人觉得性格沉闷,敏感,过于刻板,没有亲密朋友,也不会向同事表达好感。整天只知道工作,以至于常常放弃娱乐和友谊。
诊断:强迫型人格障碍。无明显生活事件,一贯作风。特点:刻板,过于认真
依据:事无巨细,要求高度精细,极端准确,又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否则难以容忍。不安全感,总担心做错事,反复检查,反复想,常沉浸在对问题的回忆中。性格僵硬,对任何变化都不能适应。
劝告:了解诱发因素,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人格障碍的种种表现,参加活动、与人交往,药物使用
案例四:陈鹰,学习吃力,虽用工但成绩不好,到初三实在跟不上,退学。怕别人说,成天躲在家里,父母告诉别人说他转学到上海读书。三个月后,出现奇怪现象,家里来客人说是来侦察他,街上有人说话,就说是在揭发他根本没去读书,骂他是白痴,半年后在家大妈父母联手迫害他。
诊断:精神分裂症
依据:妄想幻听
劝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案例五:大名,男,16岁。偷看女生洗澡,抓到后又发生,别勒令退学,现被拘留。平时性格内向。家人代替咨询。
大名
诊断:窥阴癖(类型:性方式变异)
依据: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偷看异性裸体,尤其是外生殖器,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的异性。
1、了解原因
2、耐心认真听取整个事件过程,询问是否对异性和同性感兴趣
方法:系统脱敏,厌恶疗法,交互抑制疗法药物治疗
案例六:刘丽,女,26岁,考大学时认为头会挡住日光灯的光而影响视力,为了让出日光灯的位置,头就一会摆向左边一会摆向右边,浪费很多时间,没考上好学校。经了解,在高一时就出现做作业调台灯的事,知道不必要,但就是不行。如果有一次没有调台灯就做作业,一定会感到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会心慌气急。
诊断:强迫症(强迫行为)
依据:
1、强迫出于内心
2、明知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
3、力图抗拒和排斥但不能控制
4、症状出现会导致强烈焦虑和内心冲突
倾听和支持,不会发展成精神病。
行为治疗:松弛疗法、呼吸放松
案例七:范明,男,36岁,常无故紧张、手脚冰冷、面部潮红。2年前,参加一次技术比武,本来技术在厂里是佼佼者,比武肯定没问题。没想到,结果在比赛时晕过去了。醒来后也不知道为何会晕过去,只觉得当时心慌、气急、胸闷、头晕等一系列躯体表现。
诊断:焦虑症
依据:精神和躯体的焦虑同时存在
焦虑程度与刺激程度不相称
建议:自我监测:检测每天出现焦虑的次数、原因与持续时间;告诉自己焦虑可以减弱,耐心倾听、解释,教会放松训练,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活动,药物治疗
案例八:张妈妈,76岁,失眠来咨询。2年前,隔壁王妈妈得了脑瘤,一个月不到就去世。张妈妈是王妈妈的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事互相帮助,王妈妈走了以后,张妈妈非常伤心,感到孤独,经常睡不着觉。有一天,她头疼得利害,伴有鼻塞、咳嗽,家里人带她去看,医生说是感冒了,吃点药就好。果然,服了药后鼻塞咳嗽都消失了,但头疼得利害。她就想起来王妈妈当时也是这样,就想我不会也是脑瘤吧,心里咯噔一下。于是开始到处看医生,检查结果都是阴性,医生诊断也排除脑瘤。但张妈妈就是不相信,总是放心不下,还时不时为此感到害怕,心慌、手脚冰凉。
诊断:疑病症
表现:疑病症状(身体上某一部分确实有不舒服),并没有相应的疾病,反复检查的否定结果和医生的解释保证,仍不能消除其患病的信念,仍无休止地要求检查和健康不相称的强烈痛苦
揭示其疑病后的认知,是来访知道疑病症的特点和发病原因询问还有什么没有检查过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检查,尽量打消其顾虑,鼓励其参加喜欢的活动,适当控制,使用药物
案例九:有一25岁的女性当事人因为情绪困扰前来心理咨询。在咨询中她谈到她以前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经历。给她治疗的心理医生对她有性引诱、性骚扰的行为,并列举了不少细节。她说这些经历使得她的情绪困扰更为严重,精神严重抑郁……
1·诊断和鉴别。经验不足的咨询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主诉真实性的判断,简单地信以为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咨询。事实上,咨询员应当审慎地留意、检查当事人主诉的真实性。通过仔细的追问、询谈,考察其是否是妄想等精神症状。当排除这一可能后,再作进一步的咨询。
2·处理抑郁情绪的方法:诉说宣泄、消除认知上的羞耻感和心理创伤、若症状严重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等。最好要能说出4-5项可能的对策。
3·保密问题(若此项考生未能主动提起,主考可以追问)。若当事人所说的情况属实,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咨询员不能擅自为了惩罚那位骚扰当事人的心理医生而将当事人的情况向有关方面公开,除非是司法介入调查时。
案例十:小B,男,现为高二学生。他小学时成绩不错,初中前两个年级时学习成绩也还可以,但从上初三开始对学习漫不经心,成绩渐渐下滑,先是考高中发挥不理想,进高中后更是慢慢沦为班上成绩倒数的学生。而且他开始热衷于黑社会有关的信息,面对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他直言不讳:“我将来想当黑社会老大!”原因是他父母离异,他跟了母亲,但更崇拜父亲,为此他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他原本努力学习是想让父亲满意)……
1·应通过倾听询问,了解到当事人成绩下降的真实原因。考生应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bfbzz/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