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宝宝发烧父母必修

一、发烧的正确认识

很多宝妈对发烧的认识片面,加上一些道听途说,然后就形成了自己对发烧的世界观。举例子,改革开放以前,天朝子民很傻很天真地认为美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要去拯救他们,现在大伙儿都知道谁才应该被拯救。下面说说发烧判断:

首先你得知道多少度才算发烧,对于婴儿发烧,不能以37度的人体标准温度作为衡量尺寸。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因此,体温容易不稳定。一般说来,超过37.5℃才认为是发热了。

认识:

宝妈们对发烧的担心和恐惧来源于宝宝发烧时活力不再,胃口不好,加上听来的神马烧坏脑子的案例。其实,发烧本身不是疾病,发烧是一种症状,或者说疾病附带的症状,而且是好的症状(如果颠覆了你的世界观,先别拍砖,接着往下看)。发烧是因为体内病毒或者细菌等微生物入侵,体内免疫力激活,产生白细胞去吞噬入侵微生物。每次战胜之后微生物之后,产生抗体留在体内,下次就不会得同样的病了,打疫苗也是同样的原理。所以,发烧不全是坏事,不持续的发烧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宝宝出生有母体的免疫力保护,6个月之后,母体免疫力逐渐消失,这时宝宝需要重建自己的免疫系统。所以,6-8个月的宝宝都会有人生第一次发烧,而且多数是幼儿急症,关于幼儿急症会在发烧原因章节中再讲。可以说,宝宝免疫系统的完善是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烧,这个和民间的婴儿十八蒸(没仔细研究过,只是听到很多)说法接近。关于免疫力,再举个例子,哪个小孩学走路的时候没有摔过的?学会走路是伴随着摔跤,摔多了就知道怎么保持平衡了。同样,免疫力提高伴随发烧,身体会记住如何抵抗病毒和细菌,下次来犯的时候就不会被轻易入侵了。但有的宝妈会质疑,宝宝从来没有发烧过,你的意思是我家宝宝没有免疫力吗?不一定每次宝宝的发烧父母都会察觉到,有时可能低烧没引起注意,有时甚至很短。

很多宝妈都会反应宝宝发烧时手脚冰冷,那是因为发烧时体内需要很多能量激活免疫系统,所以皮肤毛孔收缩,以减少散热,使热量集中在体内,体温就能够提高。所以,发烧通常不感觉到热,而是感觉冷。人的机体是一个很神奇的自动控制系统,科学至今还没有完全解析,作为工程师,宝爸只能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

原理

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心态:

照顾发烧的宝宝,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无论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效果都是临时性的,而宝宝发烧时一个体温上升、波动、再下降的过程。面对宝宝体温的升降起伏,你会自乱阵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宝妈的淡定是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基础。

照顾:

通常,小孩发烧时情绪不稳定。因为发热时孩子的肌肉会颤抖,消耗很大。让孩子知道你关心他,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免除孩子的恐惧和焦虑,进而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减少能量的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的斗争。

其次,没必要穿太多,不利于散热,发烧时反而要比平时少穿一点。

最后,多喝水,不喜欢喝水可以弄点橙汁。橙汁即含有丰富的维C,同时还能开胃,是居家旅行必备的水果。

注意:儿童发烧时,宝妈会担心宝宝营养跟不上,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吃大鱼大肉,就会积食,不但不能转化为营养,反而会造成肠胃的负担。宝宝需要营养,但是营养同样能滋润细菌的繁殖。传统有一个说法是饿死病毒,可能是这个逻辑。发烧是清淡饮食,孩子能吃多少算多少,吃不下主食,喝点稀粥也行。很多宝妈会担心孩子发烧期间没有胃口,什么也不吃,甚至瘦了。别担心,等孩子的病好了以后,他的胃口就会大开,很快就会补充好生病时的消耗,几天功夫小脸蛋就会变得同以前一样红润。

预防:用正确方法照料宝宝

第二章发烧预防

防范胜于治疗,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与其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感叹宁愿自己代替宝宝发烧,不如在平时用正确的方法照料宝宝。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预防发烧的法子:

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是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季节性,特点是发病率高,而且传染性强,宝宝的免疫系统在不完善的情况下极易被传染,所以接种疫苗是有效地应对流感季节的高发病率。

接种疫苗的时机在宝宝6个月,3岁,8岁的时候。6个月到3岁,半剂量。3岁到8岁,整剂量。如果3岁以前没有接种,接种2剂,间隔28天。8岁以后接种1剂。出处来自崔玉涛

有些宝妈质疑为毛接种了流感疫苗,还会得。疫苗只对特定类型的流感病毒有预防作用,流感病毒变异快,变种多,所以,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流感。但是接种的儿童比没有接种的儿童得流感的可能性明显小很多。

注意:流感疫苗含有抗生素,对鸡蛋过敏不能接种,对新霉素过敏者不能接种。打完疫苗可能会身体不适引起发烧,忽冷忽热,注意照料。

卫生习惯:

病从口入。勤洗手,饭前和便后以及在拥挤的公共场所或者和宠物呆过之后,教育你的小孩不要用手去摸鼻子,嘴巴或者眼睛——这些是病毒感染传播最主要的途径。

穿衣饮食:

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真理。虽然有些先人留下来的没有科学道理,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但是这个可以有。

三分寒:现在很多宝妈让宝宝习惯性地穿少点,适应偏低的环境温度。其实,也不是少穿,只是回归正常。以前奶奶外婆辈担心小孩穿的少,经常给小孩捂很多,宝宝又是喜欢动的,一出汗,毛孔一收缩,冷热交替频繁反而容易引起着凉。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

三分饥,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就会降低免疫系统,病毒容易入侵,引发疾病。尤其在生病期间,更忌讳吃的过多,就是这个道理。

食防:

轻微的感冒和流涕如果护理不当的话,后续也会引起发烧。这里介绍一些食疗方法

葱白水:大葱根部的一段葱白,约手指头那么长即可,加水煮约半小时,成CC左右。可放冰糖调味。

川贝梨水或川贝蒸梨:

都是很好的食疗方法,在病还未发起时,抓紧多喝点梨水,一般会有明显的效果。

如果还怕感冒还怕咳嗽,不妨两种水一起煮。通常就是在川贝梨水中放上一段葱白,还可以加上块萝卜,既能预防感冒,还有营养。

特殊季节的重视:

尤其到春秋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病因:引起发烧的几种原因

第三章测量体温

测量宝宝体温的工具有很多种,精确度各不一样,还和测量的部位有关系。

以下部位,精确度依次从高到低排序

肛门,体内温度,不解释。

口腔,1岁半以内的宝宝基本无法操作,因为有可能咬破工具。

腋窝,最常被测的地方

耳朵,需要技巧,但不难学。需要特殊工具才能测到,比如耳温枪。

额头,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精确度低。需要特殊工具才能测到,比如额温枪。

结论:测得的体温要校准,口腔温度在36.1~37.5摄氏度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腋下温度加0.3度,肛门温度则减去0.5度。

测量工具,精度从高到低排序

水银体温计:测量前先将温度甩至35度以下,夹在腋下5分钟后取出。便宜,到处都买的到,至今已存在不知道多少年了。适用于肛门,口腔和腋下等部位。

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的升级版,所需测试时间更短,1分钟以内,液晶屏直接显示测得的温度。适用于肛门,口腔和腋下等部位。

耳温枪:把孩子的耳朵轻轻往外拉,耳温计塞到耳洞里,使耳温计将耳腔完全封住,停一两秒后再打开开关,这时测出的体温比较准。有一点缝隙,测出的就不是最准确的体温,因为掺杂了环境的温度。最好两只耳朵同时测,如果相同或者有0.1-0.2°C的差距,就是比较准确的体温。但如果相差1°C以上,说明孩子的一只耳朵有感染,因为部分发烧往往是中耳炎引起的,耳温高的一只耳朵因为感染造成局部温度高,这个耳温不代表体温。而孩子两只耳朵同时换中耳炎的可能很小,所以同时测2只耳朵不仅能得到准确的体温,还能发现孩子的中耳炎。

人体体温计:有经验的宝妈本身就是一个体温计,人体体温计,新生儿宝妈慎用,不推荐。因为通常大人手的温度皆较低,即使摸正常的幼儿亦会感觉他好像在发烧,外加一点心理作用,常怀疑宝宝发烧了,有木有?

通常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新手妈妈通常是15分钟测量一次,有木有?恨不得宝宝体温马上降下来,然后...就会选择一些见效快但是有损宝宝长期健康的治疗方法。所以我反复强调,正确的认识,外加良好的心态,这是治疗疾病的基础,一切的行为取决于你的认识和心态。

这里有一些测量的经验,腋温测量的时间太长,孩子坚持不住。肛温不好操作,孩子也不配合。测口温孩子有可能咬破,也不安全。相比较而言,枪式耳温计测量时间短,孩子容易接受,只要测量方法得当,耳温测量是很准的,医院现在也都用这个。

第四章发烧起因

之前一直强调,发烧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有很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发烧,有些是疾病伴随的症状,例如感冒,炎症。有些是身体反应,比如长牙,疫苗注射。了解发烧的起因有助于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这里列了几种最常见的:

感冒:

婴儿感冒伴随发热是常有的现象,最高体温可达39~40℃(少数现象),热程2~3天至1周左右。通常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有多种,部分药物对部分病毒有效,所以...我家妹纸前天感冒了,烧得也不高,没给任何药,一天半就痊愈了。自己平时感冒的话,基本也不吃药,就喝水,煮点葱姜水喝。其实,感冒要讲的详细的话,可以讲几天几夜,我还没有时间研究,所以只是点到为止。

幼儿急疹

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特点是高烧3-5天,突然烧退,然后疹起,1~2天内自行消退。可能伴有非特异性感冒症状或其他稍微不适。常见于7-13个月大的婴幼儿。至今为止没有发热病史的婴儿,过了6个月以后如果出现38度以上的高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幼儿急疹”。半数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半期间会出现“幼儿急疹”,而6~8个月期间尤其多,因为6各月之后婴儿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基本消失,这段期间最容易病毒感染,就我回答宝妈们发烧求助的帖子中,同龄圈年3月份到5月份最多,算下来就是6-8个月的宝宝,有木有?

因为是宝宝第一次发烧,新生儿父母通常是措手不及,体温飙到39度以上更是惊慌失措。即使心里有准备,但实战中还是会被幼儿急疹搞的灰头土脸。我依稀可以记得妹纸第一次发烧时自己的惊慌,怎么体温还没降下来,有木有?

炎症

炎症会伴随发烧,而且是高烧。如中耳炎,肺炎,脑膜炎等骇人听闻的词儿,但要清楚不是因为发烧烧出炎症的,老人都这么传,也不是不无道理,但只讲到表象,没有利用科学方法去分析内因。发烧是体内的免疫力被激活之后的表现,有疾病发烧是好事。

注射疫苗:

注射完疫苗也会有发热,这种发热属于反应式发热,不建议退烧药。疫苗是减毒活菌,它的作用就是刺激宝宝的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来达到效果,很多时候,不持续的发烧恰恰好能起到刺激免疫反应的作用。如果持续高烧39度以上,心理上扛不住的宝妈可以给退烧药,以防止发生小儿惊厥(发病率只有5%),如果你够坚强,也想给宝宝一副纯净健壮的身子骨,不用理会。

长牙

由于体质的不同,有些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属于正常的现象,而且一般不会烧太高,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做好日常的护理和治疗即可。宝宝第一颗乳牙冒出来的时间通常在6个月到1岁之间。

手足口病,

和幼儿急疹的相似处都是会出疹子,不同处是幼儿急症在烧退后出疹,手足口病是发烧时伴随出疹子。初期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疹子,和幼儿急疹很像吧。而且此病易于传染,尤其是公共场所的传染。通常是幼儿园里一个小孩得了,周围的小孩都会迅速传染上。常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这里提一下,如果医治不当可致死亡。所以家长一旦确认症状,要马上就医。

水痘

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学龄前儿童为好发年龄,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发病。本病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一次患病后可终身免疫。水痘属较温和的病,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诊断:去医院or医院

第五章判断

发烧了,宝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选择题是tobe(去医院)ornottobe(医院)。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之所以艰难,因为做决定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人在决定(受周围舆论影响,比如宝奶奶或者宝姥姥),负责任的时候往往是你一个人默默地承担。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这里帮宝妈们分析两种情况的利弊,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当下情况变通。

家庭料理:

熟悉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宝宝休息,生病了,休息好是康复的前提。缺点是治疗手段不多,尤其无法确诊导致发烧的病因,遇上突发事件没法及时响应。

注意事项:对于家庭料理的宝妈,有一种情况需要了解。高热惊厥,就像游戏里的隐藏boss一样,出现概率很小,5%的小孩持续高烧会惊厥,以其危害性之大,传的人很多,容易造成恐慌。但是只要宝妈对这个事情有充分的认识,碰上了也就淡定了。

高热惊厥,称抽风,高热时候发生抽筋,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不清,两眼上吊或固定斜视,口吐白沫,面部青紫,四肢抽动,通常数秒后或数分钟后缓解,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是不是看着很恐怖,其实你只要了解这是小儿大脑功能暂时发生紊乱的一种症候,没那么可怕。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

惊厥本身不会有后遗症,也不会给宝宝造成根本性的损伤,或者烧傻之类的问题。虽然比较少发生,但是这里要提一下应对方法,没有经验的父母应对的方法会造成更坏的后遗症。

1、不要搬动孩子,因为这时他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动容易造成骨折,通常孩子高热惊厥10-20秒就停下来了,医院没有意义,千万别想着这个时候让医生来帮你。

2、尽可能让孩子侧躺,因为侧躺时他的嘴角是最低位,口水和呕吐物能顺着嘴角流出来,而仰躺,嗓子和气管是最低位,如有呕吐物,容易窒息。

3、找一个硬的东西,比如勺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间垫着,防止咬破舌头

4、孩子高热惊厥停下来后,医院检查

对痉挛的时间进行计时,因为痉挛很令人焦心,所以痉挛的时间通常显得比实际时间要长。也要注意小孩身体哪一部分先开始颤抖,对医生治疗有帮助。

孩子发生过一次热性惊厥,以后就有可能再次复发。当孩子再次发烧,特别是病初体温迅速升高时,过了38.5度,家长应尽早给他使用退烧药。

去医院:

医院治疗器械多,专业知识丰富,宝爸是出于受害和好奇才研究的,人家那是吃饭的家伙,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纠正一点的是,医院就是配药,打针,挂水,这些都是结果导向论,去医院最大的一个益处是了解病因,清楚病情现状,重点在前面,最后才是对症下药,至于治疗方法有千千万万。所以宝妈如果顶不住舆论压力的话,去医院也无妨,检查一下先,如果没问题就当自己吃颗定心丸,如果有问题可以及时治疗。

医院环境嘈杂小孩休息不好,医院,从你挂上号到医生面前就要3,4个小时,娃早就烧焉了,医生诊断3,4分钟。容易被传染其它疾病,烧没退还搭个其它传染病回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网上看了不少抱怨医生的帖子,这里我也给医生说句公道话,天朝情况复杂,医患关系尤甚,不全是医生的问题,整个大环境如此,再好的医生进了这个染缸都焉儿。未来解决医患关系,靠政府没戏,现状就是政府体制的产物。宝爸愚见,未来希望在于互联网医疗,类似于春雨掌上医生这类的网络平台,通过一些工具获取患者症状,医生可以远程在线问诊,医院。具体案例见妈咪语仪。

以下情况不要做选择题了,医院吧:

对于小于3个月的婴儿,尤其是28天以内的新生儿的发烧,家长要特别谨慎。最好不要自己在家用退烧药退烧,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儿表面看上去症状可能不甚明显,但会很不稳定,瞬间会发生心脏呼吸率竭,医院看医生,以免耽误一些像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治。

对于大于3个月的婴儿,如果发烧伴随严重咳嗽,腹泻呕吐或出疹,不是普通的病毒感染了,医院,查明病因,以免退烧止痛后掩盖病情。或者持续高烧(39度以上)3天,用药和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

总结:90%的发烧由病毒传染引起,针对病毒性传染目前医学界也没有特效药,病毒有多种,仅部分药物对部分病毒有效果,且机理不明。医院的话,除了配一些退烧药,再塞给你一些有的没的抗病毒药物(吃不死人,对病毒也没多大效果,上头有指标,年底奖金就靠这个了),如果你催促急的话,医生会给你来点抗生素,对病毒没用,对降低宝宝抵抗力倒是很有用,呵呵。利益链是医患关系其中的一点。10%的发烧是细菌传染引起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打算让宝自己扛,只能说这位宝妈的内心很强大。通常医生会给抗生素消炎,可能会遭到宝妈们的白眼,你Y是想害我宝吧,不够骂过瘾的还会去网上发个帖子骂,碰巧被我浏览到,呵呵。当医生也是挺难的,上头领导有指标,下头病人有要求。

医院:家庭合理的护理方法

发烧家庭护理必看,那些你不知道的盲区

?治疗策略,医院送,不打个针不输个液,都不好意医院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靠打针输液康复的宝宝免疫力差,更容易生病,而且长期病毒细菌产生耐药性。现在出现另一种极端,死扛。坚信免疫力系统是大自然赋予人体最好的守护神,这话没错,但是太教条就有问题了。

有些宝妈不管宝宝神马病症,都是一味在家死扛,她们有她们的顾虑,去医院环境不好宝宝休息不好,而且容易交叉感染,现在医生的医德差。宝宝发烧有很多种疾病引起的,虽然大部分的疾病可以自愈,如果你知道病因,有的放矢在家扛是可以的,不懂医院。在出现一些特殊症状的时候,比如,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伴随严重咳嗽,腹泻呕吐或出疹,必须医院。

半吊子中医知识。现在都知道西药对身体损害大,给一个赞!中药更温和,如果会个推拿神马的,药也不用吃了。所以很多宝妈的策略是先用中医的方法,效果不好,再用西医。这是最最最要不得的,如果你不精通某事,就不要胡搞。宝爸不懂中医,只能老老实实用西医。当然以后有时间了会研究,中医博大精深,搞懂了的确是利器一件。

医院就是打针输液,其实,去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搞清楚病因,医院有专家和专业设备,总比你在家里一个人猜靠谱吧。当然,如果你懂点知识的话更好,因为现在医生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病患,采取的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策略,普遍出手过重。所以经常看到很多宝妈反应,普通的病毒感冒,医生给了3种药:退烧药,感冒药,抗病毒药。在天朝生活真心不容易,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物理降温

关于退热贴,先做个调查,有木有吃过脑黄金,脑白金神马的保健药吗?有吃出铁打的胫骨吗?有吃出毛病的吗?都没有吧,更多是一种自我心理作用。退热贴也是,上次看崔玉涛一期采访节目,说道退热贴不是给小孩用的,是给家长用的...懂了吧!发烧是体内温度高了,你在表皮的某个巴掌大的地方贴个冰贴,就像夏天屋子里闷热,你在窗户上放了块冰,指望着整个屋子的温度降下来。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发烧的时候宝宝头痛难受,贴个退热贴在额头上会让宝宝舒服点,至于降温效果嘛...退烧不是要把温度降下去,而是要引导散热,体内热量往外排,遵循这个原理的物理降温才靠谱。

再做个调查,现在还用冰袋降温的吗?发烧初期体内需要热量,毛孔是收缩的,所以宝宝手脚感觉冰冷,你用这?发烧后期,毛孔放大,为了排除体内温度,你用冰袋,只会把毛孔重新堵住(热胀冷缩),不利于散热。刨去这些科学知识不说,身体滚烫你来个冰袋,好比冬天里宝妈窝在被子里,你老公用冰冷的手触碰你的身体,什么赶脚?

酒精,涂在皮肤上又挥发作用,会带走部分表皮热量,这个从科学知识上讲是靠谱的。但是酒精对宝宝刺激大,而且容易被皮肤吸收,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

饮食

宝宝发烧的时候普遍胃口不好,厌食。别说食物了,水都不进。以前一天可以吃两碗米糊的,现在每天只喝那么点奶,会不会没有精力和细菌斗争。很多医生建议,宝宝生病了,饮食清淡为主。还有说法,营养也会促进细菌的繁殖,就像发烧是生病时人体的自动良性反应,厌食也是。以前老人有饿死细菌这一偏方,也不是全无道理。发烧可以不吃食物,但是一定保证充足水分,不爱喝水的,给点甜的果汁也行,宝宝爱喝。等康复了,胃口自然就开了,还你一个面红光亮的宝宝。

用药

最大的误区是不看药物成分,只管是否打针输液(都知道这不好)。对症下药,首先药要用对,然后才是给药方式。如果是病毒感感染,就用抗病毒药(BTW,抗病毒没有特效药),细菌感染,那就用抗生素。见过很多宝妈自己在家护理,发烧没有其他症状,给感冒药,感冒了给头孢(抗生素的一种)。口服,打针,输液都是不同的给药方式,根据病情的形式而决定的。其中输液,也叫挂水,吊针,是直接进入血液,直接吸收,立马见效。凡事都有两面性,见效越快的,当然副作用也越大。输液完全替代了免疫力对抗细菌,免疫力没有得到锻炼。是药三分毒,药性百分百吸收,也代表着毒性百分百吸收。最后,任何违背自然界规律的,最好少用。人类工业发展过度,造成环境污染,最后还是人类自己埋单。

只要小孩发烧就给退烧药,不管多少度。西医有超过38.5度才给退烧药的说法,是因为担心超过38.5度引起小儿惊厥。发烧是好的症状,不要随便药物降温。

用了退烧药体温是暂时降下去了,还会反复,而且来的时候更高。这个要从发烧的过程说起,发烧是体温上升,维持,降温的过程。如果还处在上身和维持阶段,吃多少退烧药,体温还会再上来。退烧药的降温效果是暂时的,起作用在30分钟之后,药效一般维持在4-6小时。

用量,小孩的药是根据体重给的,小孩发育很快,距离上一次的量可能这一次就不够了,造成药效不好。

成人药给小孩用,还是有不少宝妈不知道的,可能买不到药涂一时方便吧。成人的肠胃承受能力强过小孩,有些药性是小孩不能承受之重。

抗生素滥用,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都给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完全无效。只有10%的发烧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第六章物理降温

写物理降温这章有点纠结,不知道如何讲能讲的清楚,爬宝妈们听不懂,看晕了。发烧是由于体内微生物(病毒,细菌)入侵,身体免疫系统被激活的信号,是好事来着,那为什么还要再降温呢?

举例,老人喜欢用捂汗的方式对付发烧,这明明是升温的方法,晕了吧,发烧不是要退烧吗?怎么反着来?但确实有效。只不过由于会容易出现脱水,所以现在禁止用捂被子的方式退烧。再来一个,成人感冒,喝姜汤,也是刺激体内温度上升的一种方法,还是升温。颠覆性的观点得出了,微生物入侵导致的身体疾病,人体需要升温,而不是降温。如果以上两个案例还站不住脚,宝妈们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药效过后体温反弹的更高的有木有?经常用退烧药,退烧针,输液来降温的宝宝,发烧频率高的宝宝有木有?

传统的擦酒精和枕冰袋都是降温的方法,即使你不同意我上面升温的观点,这两种方法也有问题(崔大夫也不推荐),酒精是能降温,但是对宝宝刺激大,而且容易被皮肤吸收,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冰袋,发烧的时候手脚是感觉到冷耳不是热,因为毛孔收缩(热胀冷缩),伦家都赶脚冷了,你还敷冰块???有些宝妈因为宝宝额头热,敷个湿毛巾,这个可以有,因为发热导致头部不舒服,敷个湿毛巾宝宝会舒服点儿,但是别太凉。至于退热贴,见我的升温观点,不多说了,反正贴着也不会对宝宝有大的损害。

再来看看崔大夫(崔玉涛)建议的降温方法方法:

1.将家里的环境温度提高,最好能提高到28-30°C,发烧时皮肤毛孔是收缩的,要想增加散热,就要使环境温度比躯体高,这样皮肤血管才会扩张,才能使散热增多。

2.泡温水浴,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通过让皮肤血管扩张,热量散发快。大人感冒也有去蒸桑拿的,同样的原理,我感冒就经常去健身房蒸桑拿。

3.如果孩子不愿意洗温水浴,也可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效果比温水浴差一些。

其实,还是升温。提高环境温度,宝爸会出汗,升温!温水澡是通过血管扩张,升温!温水擦血管,还是升温!就权且叫物理降温吧,只要达到治病的效果,说成啥不重要。

升温之后会出汗,需要补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如果不肯喝水,可以榨个橙汁,宝宝都爱喝,还能起到刺激食欲的效果。还有个说法是排尿散热,多喝水本身也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快,代谢快了,体温也会上升。试着两手搓的速度加快了,就会感觉到暖,粒子摩擦导热,这个又涉及到物理了,stop!再讲下去宝妈们就晕了,呵呵。

注意:很多宝妈反应宝宝在夜间容易发高烧,这是因为宝宝身体的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体温,导致体温高。而宝宝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就缺水了。

按摩:还是理解为升温,帮助体内运动加速,造成升温。

网上盛传已久,因为不吃药不打针就能自痊,深的宝妈们青睐。可惜,因为不是每个妈妈都能掌握,据我知道极少宝妈会,颇有葵花宝典的韵味,想要退烧,必先按摩,即使按摩,未必退烧。所以我对此类是加分的看法,你可以去试,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不奏效,先别研究为毛不奏效了,留着有空了再研究。

手抄一份葵花宝典,这年头,武林秘籍网上到处都是,呵呵。推攒竹穴次(平时喂母乳时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推),砍宫(用大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分推)次,太阳穴1分钟,泻肺经(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无名指)次,泻天河水(正臂内侧正中线,用食中二指沿这条线从腕部推向肘部)次。

第七章家庭用药

不是发烧了都要上退烧药,那神马时候给药呢?现在比较主流的讲法是超过38.5度给药,崔大夫(崔玉涛)提倡。宝妈们只知道38.5度要给药,但是不知道为毛是38.5,崔大夫惜字如金,还且天天忙着走穴,所以没说完就走了。我来帮他说完,这里涉及到另一个症状-小儿惊厥,调查显示5%的宝宝在体温超过38.5度会得小儿惊厥。所以小崔建议这个温度给药是为了防止小儿惊厥,但是坛子里超过39度的宝宝多了去了,也安然无恙。是药三分毒,如果你一定要给,我的个人观点是39度以后再给。如果心理强大的话,无论多少度都可以不用退烧药(我是不建议给退烧药的,仅代表个人观点),因为高烧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即使是小儿惊厥,也没有试验结果证明对宝宝有伤害,就是样子惨了点儿。

发烧是一个体温先上升,然后波动,最后下降的过程。很多宝妈反应,吃了退烧药,过段时间体温还是会上升,是药都有药效,一般是4-5小时,药效一过,如果还处在前面2个阶段,体温还会上来。还有宝妈反应,退烧药用了之后体温反弹的时候更高,认为退烧药没用只是当下体温暂时退下去了,觉得没用的宝妈,下次可以换个方法,反正吃药没用,新的方法就是不用退烧药,试一次,对比一下,是不是发烧的整个过程更短了。

最后,要用药的看这里,之所以放在后面,我的观点是发烧不用退烧药,发烧是体内的免疫力作用的症状(崔大夫说的),你降温不降免疫力,让病毒得逞吗?

用药第一原则先看成分,不管什么品名,成分就那么几种。现在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产品有泰诺林,百服宁):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解热作用和阿司匹林相当,镇痛作用稍弱,抗炎作用极弱,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对身体损害最小。

布洛芬(产品有美林,托恩):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而且最好和食物一起服用美林,不要空腹服用。因为美林对胃有刺激性让胃很不舒服,长期服用也会对肠胃造成影响。抗炎作用突出,解热、镇痛作用都和阿司匹林相当。肠胃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tips:网上有美林召回事件,不知情的宝妈以为这药有副作用,列入黑名单。实则,是因为包装材料污染,与布洛芬药物的副作用无关。也有一则皮肤过敏案例,强生赔了不少钱,但仅限个案)

有些宝妈要问了,怎么都是美帝生产的,国货呢?不是宝爸不推荐国货,首先这玩意儿美帝先研制出来的,人家玩的溜;其次这吃的东西...不讲下去了,参考奶粉,宝妈们都买国外的。

退烧药又都称为镇痛解热药,是目前相对安全,效果好的退热药。之所以提到阿司匹林,是因为它是第一代镇痛解热药。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阿司匹林。小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在用,阿司匹林,我看行。调侃归调侃,但是这药降温效果很好,但是对小孩得损伤也比较大。所以早就弃用了,不知道现家里还用阿司匹林的吗?有的赶紧扔了,能扔多远就多远,最好埋了,被捡到也麻烦。

用法分口服和栓剂两种:

口服,最常用,通过小肠吸收。口服药又分三种形态:

滴剂,液体,浓度高,适用于小于1岁的儿童

混悬液,液体,浓度低,适用于1-2岁儿童。

片剂,固体,就是药片,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

量是根据体重给的,这里就不说明了,以免造成宝妈们混淆,所有药物的说明书里都有,自己去看。有一个容易造成的误区就是上次发烧时给多少药,这次还是给多少药,结果造成退烧效果不好。宝宝的生长发育快,要按体重给药。

很多宝妈搞不清滴剂和混悬液的区别,我一开始也搞不清,其实都是液体,都是口服的,有个毛区别。所含成分都一样,只是浓度不同,滴剂的浓度比混悬液浓度高,更适合于1岁以内的儿童,当然买不到滴剂,混悬液也是可以用在1岁以内的儿童的。至于片剂嘛,你可以想象一下1岁以内的儿童吃了会肿么样?

栓剂: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做成栓剂,从屁股里塞进去,免去灌药之苦,当宝宝拒绝口服药物时,退热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非常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剂量给药,切忌反复多次使用退热过度,引起体温陡降或腹泻。

如间隔不到4小时,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一种药在体内蓄积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一个误区:不管孩子是否发烧疼痛,按照间隔时间定点给药,例如每6-8小时吃一次美林,或者每4-6小时吃一次泰诺林。药物是按需用的,体温不高或者不少了就停止用药,除非你想让宝变成药罐子。

去医院:吃药还是打针

医院诊断

在发烧的认识当中已经提到过,发烧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或者说是一个信号,告诉你有病毒或者细菌入侵,免疫系统已经被激活正在对抗入侵微生物(这点太重要,以至于每章节都会提到,宝妈权且当我话唠吧)。去医院,就是要诊断什么病因引起的发烧,是病毒还是细菌入侵,不同的病因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现代医学也是遵循这个原理,只是采用了更精准的工具。其中,验血是最最最精准的方法了。很多宝妈表示看不懂验血单,神马A细胞,B细胞的。那个高,这个低,总之,晕菜!

最简单的办法听医生解释,当然很多宝妈要求自己也懂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上一代的父母对医生都是言听计从,配药的时候也会耍一下土豪范儿,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现代宝妈们自然是十八般武艺精通,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帖子,明明验出来是病毒感染,医生给配了消炎药,宝妈就会反问医生,没验证开毛抗生素,这是残害我宝的节奏吗?要么当场退了,要么带回家偷偷扔了,让宝爸钦佩不已。

不相信医生又想自己了解的看这里,验血分析的是白细胞的变化,白细胞可以分成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五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很强的吞噬作用,它们能吞噬细菌等微生物。总之,不同白细胞的具体作用虽然不同,但作用的主要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消灭侵入人体的异物。判断的标准如下:

病毒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

细菌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注意,病毒感染是可能变成细菌感染,很多医院验血说病毒感染,回去几天烧还是没退下来,医院检查的时候说细菌感染,就喷医生是废物。医院检查出来是细菌感染,医院是废物。其实,两次化验结果不同,就是病毒变异造成的。

第九章病毒感染治疗

估计宝妈们看到上面这张图以为是宝爸搞错了,你没看错,病毒感染不是无药可治,而是没有特效药。部分药物对部分病毒类型有效,而且机理不明。病毒有多种,Y知道是哪种病毒,通常都是乱枪打鸟,大部分情况都是鸟没打着,鸟屎吃了一堆(是药三分毒)。举例子,成人感冒就是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导致的,不用服药也会痊愈,再喝点生姜汤把体温升上来好的更快。至于医生推荐的话,可能有一些规律可循吧,必经伦家是专业滴。当然我也见过不少用了利巴韦林和达菲,仍旧无效的案例,而且比有些不用药物自愈的病程更长。家长千万不要自作聪明给抗病毒的药。

90%发烧都是病毒感染引的,这种情况并无大碍,可以带回家治疗。有些医生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输液的,可能会好的快些,免得再来找我麻烦,每天面对堆成山的病患,最近比较烦~当然也有输了液没毛用的(还是那句话,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我最不能理解的情况是,医生都没说输液,大人就主动请缨的。以上两点,也是医患关系的表现。

既然提到了输液,这里就展开一下。公立医患输液,通常都会加点抗生素,就算不带抗生素,这种通过静脉吸收的疗法,就算好了,宝宝的免疫力也得不到锻炼,下次病毒来犯,照样焉儿,医院,照样输液,可是病毒不照样被消灭了,因为病毒免疫了,呵呵。

输液党看这里,为你准备了大片抗生素的7宗罪:

(1)过敏反应: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2)肝和生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等。

(3)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4)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5)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

(6)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7)产生耐药:

触目惊醒!别担心,以上只是滥用造成的危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美帝发明抗生素是用来治病的,会在下章细菌感染中讲到,只是在天朝被逆袭了,当糖丸吃了

?

第十章细菌感染治疗

只有10%的发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尊医嘱可以使用抗生素,如果不用抗生素杀灭细菌的话,病程拖长,而且细菌可能突破人体免疫系统,严重的可能致人体器官损坏,比如耳聋(中耳炎),脑瘫(脑膜炎)等。传统说法,发烧把耳朵烧聋了,把脑子烧傻了,其实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导致的,但不是烧出来的,要做区别。

注意:宝妈们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个误区,以为输液就是抗生素,口服就不是抗生素。输液和口服只是一种给药方式,也有可能是抗病毒和退烧的成份。输液不等于抗生素,而是由成份决定的。关于抗生素的成份,还没研究到。如果宝爸连这个都知道,医生都要下岗了,医院都要关门了。

我只能介绍使用抗生素的几种给药方式,见效由慢到快。

口服:通过小肠吸收

打针:一种肌肉吸收的方式,吸收迅速,完全。

输液:注射进静脉,不用通过胃肠道来吸收所以效果很好。

能口服就不要输液,输液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病情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首选口服。

一旦决定用抗生素,就要把细菌斩草除根。达克宁不是有广告吗?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斩草除根。不要因为用了一段时间没效果就停了,细菌没有完全消灭,宝宝之后还要再受苦。用药不疑,疑药不用。

?









































哪治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ah.com/bfbzz/6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